晴時多雲

用經濟實力打贏反分裂法

■陳麗瑛

筆者曾在中南海中共高層接見台灣工商代表團的場合中提出大國、小國論,當時並未有時間深入申論,在此作簡短說明。事實上,一國的實力可以分政治、軍事與經貿實力分別評估,但因全球目前均無人贊同兩岸以武力解決統獨問題,故本文僅以政經強弱作說明。中國和台灣目前之實力為前者政治力強,但對外經貿實力弱;後者則為國際政治力弱,但國際經貿實力強。當一個大國在安排國際情勢時,底牌不可盡出,這樣對後續談判才有籌碼。但是中國日前通過反分裂法,可說在政治底牌上已盡出,台灣不論政治、經濟,都還有很多張底牌,因此,國人實在也毋須恐慌。只是我們在打後續政經出牌戰時,需由台灣民主、人權、正義保衛戰(人類的基本信念)對國際作訴求,而保護台商免於恐懼之自由,是反制許文龍事件的人權訴求。

歐、美、日大國瞭解台商對中國投資是造成中國經濟發展、人民脫貧的重要因素。近年來一直對兩岸加予希望和談的壓力,而中國本身則一再表示希望能先談三通、兩岸直航或促進兩岸高科技產業合作的經濟訴求。此外,日本學者亦以台灣經濟實力實在無法被排除於東亞經濟整合架構之外,最近陸續有學者來台提出ASEAN+4或轉變中的日本與東亞經濟關係應以台灣、中國為中心等新思維,在在顯示國際上對台灣經濟地位的肯定,尤其在東亞經濟整合過程中可扮演的角色與份量。

筆者嘗試在兩岸政治談判的議程作出如下的排序:

(1)台灣想成為WHO觀察員進而成為會員;(2)台灣NGO盼獲得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諮商地位;(3)台灣政府想成為聯合國觀察員並進而成為會員。

相信極獨和極統人士應不會反對這樣的政治重要性排序。當我們和北京當局協商時,依其願意釋出的善意,可和我們擁有的經濟談判底牌作經濟整合程度的協商。

至於兩岸在經濟談判的排序,尤其是國際參與部分,吾人可依其對台灣優先之經濟協商事項排序如下:

(1)兩岸貨運便捷化(只由台灣航商參與);(2)兩岸貨運便捷化(由兩岸航商共同參與);(3)三通直航及開放電信服務業(單向到大陸服務台商、台僑);(4)三通直航及開放電信服務業(兩岸廠商共同參與);(5)三通協商涉及移民、檢疫、關務等政府功能及主權事項;(6)製造業以台灣及中國為中心參與東亞經濟整合。

我國可以中國此次通過反分裂法及對台商遂行政治壓迫之事實,要求國際上支持我國僅同意單向開放以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安全,減少中國人士在台灣移民居住之數量,以抵擋將來北京當局可能陸續施壓心理戰或政治戰。在大陸台商已遭受紅色恐怖事件正是我國用以訴求國際支持兩岸三通只宜單向開放,直至中國亦成為民主、人權國家之後才實施雙向開放。

為達此目的,總統府資政和國策顧問等國之名器便應大幅換血,只留下對上述政治經濟談判或推動有助益之社會賢達、公正專業人士或耆宿。在野黨應該沒什麼好反對的,而被延聘者亦不會被擔心沾染政治色彩,能以專業且中立形象而自豪並樂於協助。(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