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錫堃
日前我在美國華府不分藍綠的僑宴中,以「母語」吟誦唐詩〈將進酒〉,引發一些討論,誠摯感謝各界愛台灣的民主先進指教。拜讀李筱峰教授在二月五日發表〈游錫堃吟唐詩〉,亦深有同感。
日前,前行政院長游錫堃於美國華府不分藍綠的僑宴中,以「母語」吟誦唐詩〈將進酒〉,引發討論。(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台灣國家正常化工程,需以台灣為主體去融合與這片土地息息相關的歷史人文。台灣在政治上是獨立的,應擁有自己的領土與主權。在文化上,台灣廣納多元,有原住民、荷西、明鄭、清國、日治、亦有晚近新住民,豐富的多元族群交流與融合,當然也不排拒漢文化。
台灣「吟詩」的風尚清時有之,但非清國統治而發揚、更非國民政府來台後推動,而是因為這個島嶼上的歷史人文背景不同於中國,在日治時期興起的。總督府運用「漢文」與日文漢字同文的特色,獎掖民間文風,提倡作詩吟唱,也舉辦全國聯吟,因而全台詩社興盛時達二百多。從知識階層到民間結社、廟會祭祀,都有吟詩作賦的雅聚和寫詩風氣。
由於台語比起任何語言,更保留了唐宋中古音的元素,因而用台語吟誦唐詩,本來就是台灣獨步全球、傲視華文區的特色,就像日本俳句同樣可追溯到漢文化,但已不是中國的產物一樣。唐宋詩的吟唱和台灣古典詩創作,在日治時期從知識階層逐漸擴及民間,彼此以文會友,凝聚彼此共同可以交流理解的台灣本土文化資產。這是台灣獨特的漢文化底蘊,如今仍蘊藏於民間,文雅而溫厚,是現在的日本、中國望塵莫及的。
「中國」不等於「漢唐」,「中華文化」、「漢文化」不是中國所獨有,它是人類的共同文化資產。任何藝術、詩歌、音樂,只要有益於人類生活,都應該批判性的保存活用,為全人類所共享。文化不同於政治,我們看待祖先既已傳承保留在台灣土地上的文化,都應當珍視、發揚。如果「唐宋用的」都不能用,那筷子、漢字是否也不能用?
真正自我侷限的,不是中華文化,而是政治上的「中國民族」。「中國」的國家概念,是二十世紀初,清朝快滅亡之際,由新一代菁英如梁啟超等人,所建構、想像和追溯出來的「民族國家」。如今更諷刺的是,許多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華人及漢裔,都被中國政府硬扣上「中國人」的帽子。而台灣既然是華人世界難得的民主國家,因為民主與教育的成熟,我們可以批判性地活用中華文化與古典文學,將之運用於民主社會中,就像歐美國家可以不斷活用希臘羅馬文明、莎士比亞文學,活用於現代生活一樣。
(作者為前行政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