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投資中國的反思

「北社」昨天舉行一場「是障礙線?還是安全閥!—放寬中國投資四十%上限」記者會,表明本土社團對於投資中國的看法,雖然這樣的議題並不新鮮,但投資中國的放寬與否,對台灣未來的發展卻深具影響。

別的不說,就以坊間一本財經週刊最近所作的預測來看,他們認為由於台灣經濟大量向中國傾斜,在五年、十年以後,台灣傳統的旅行社導遊、旅館管理員與流通業的行銷員,將凌駕於高科技業的工程師,變成人人羨慕的高收入行業。

這裡弔詭的是,以技術為導向的科技新貴,在新一波的經濟轉型中將變成弱勢的一群,而以勞力密集為導向的傳統產業,卻會因台灣經濟向中國傾斜而變成新貴,雖然職業無貴賤,但如果台灣經濟發展在向中國傾斜之後,會讓台灣引以為傲的科技產業變成明日黃花,那要這樣的發展幹嘛?

事實上,在全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技術創新、管理的進步一直是西方可以引領人類走向更文明的境地,但這幾年來被炒作的新興工業體,他們的發展在技術上並沒有什麼創新的意義,只是不斷的壓榨勞工,從對勞工的剝削上去獲取微薄的利潤,這種以剝削來追求利潤的生產方式,正是馬克思看到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惡劣形象,中國雖然把馬克思奉為老祖宗,但諷刺的是他們的崛起不過是把經濟的發展拉回馬克思那個時期,而台灣大舉向中國傾斜,產業體所覬覦的不也是那種回到從前的生產利益嗎?

所以,鼓勵到中國投資者,只是看到眼前產業體的利益,卻不去思考台灣經濟發展若走回從前,這樣台灣經濟將成為中國的殖民地,對未來或是下一代又有何希望可言?

所以,看到傳統產業將凌駕於科技產業的預測,那是悲哀,絕對不是值得高興的地方。

(作者王崑義,戰略學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