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星期專論》 新聞媒體也是這次選舉的輸家

◎盧世祥

高雄、台北兩個院轄市市長及議員選舉之後一星期,台灣社會紛紛解讀公民透過選票所表達的旨趣,而政客則花心思處理選舉引發的效應。年輕的民主台灣,每次選舉經由公眾參與,透露多元、平衡而奇妙的訊息,常令人讚歎選民身為頭家的集體智慧,無怪乎十九世紀美國歷史學家也是政治家的班克勞(George Bancroft)曾有名言:「公眾比最具見識的評論家有智慧。」(The public is wiser than the wisest critic.)以這次選舉而言,綠藍兩大政黨分別於高、北兩市獲得選民肯定而繼續主政,堅持台灣主體的民進黨避免雙輸且平盤小勝,政局因此可望維持相對穩定的同時,中國國民黨於高雄再度敗陣後正檢討其與台灣價值的扞格。天佑台灣,選舉萬歲!應是對此最貼切的讚語。

誠然,選舉結果不免幾家歡樂幾家愁。明顯誤判大局的台聯黨與怨歎「天道酬勤」未得彰顯的親民黨,都面臨泡沫化危機。不過,無論滿意與否,對於民意的解讀都必須中肯而謙卑,切忌一廂情願。孔老夫子曾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選民經由一次投票所傳達的廣大民意,儘管理性與感性的成分兼而有之,未如天之無言,其對政治社會產生的深切影響,仍有如自然法則之於萬物。選舉既然有此特質,民主先進社會的政治人物在民意已決定之後,無不表現其服膺選民抉擇的謙卑。

錯假民調 網友抨擊恥笑

六年前,美國副總統高爾競逐白宮寶座,雖普選票略勝對手布希一籌,且以佛羅里達州計票出現問題,或有機會使其於選舉人票翻轉,仍以政局安定為先,揚棄選舉官司糾纏,坦然承認敗選,事後數月且以全國團結為念,婉拒批評新總統施政。這種表現運動家精神的政治願選服輸,是台灣政治文化最為欠缺的元素,這次在北市議員選舉以二十二票之差尋求連任失敗的陳惠敏身上,十分罕見地出現,最值得自兩千年總統大選以來,屢於敗選之後滋生事端的中國國民黨見賢思齊,一改其「選輸就鬧」的惡質作風。畢竟,一再不尊重選民抉擇與判斷的政黨,難以成其大。

爭取選民認同不易,從這次院轄市選舉看來,要測知民意似乎更難。根據財團法人廣電基金的觀察,這次進行選前民調的六家新聞媒體,不論平面電子,其民調不但指中國國民黨雙贏,且嚴重低估民進黨市長候選人所獲支持度,台北的謝長廷被低估達兩成,高雄的陳菊亦普遍逾一成;只做高雄選前民調的《自由時報》,其數字與選舉結果最為接近,是唯一例外。正由於謝、陳兩人實力於媒體民調遭大幅低估,陳菊甚至被指落後對手黃俊英至少十五個百分點,選舉結果揭曉之後,這些發布錯假民調的媒體,成為網際網路網友抨擊甚至恥笑的對象。最離奇的是,民調極度失準的《中國時報》,竟單挑《自由時報》,要其公布民調「神準」的方法,且繼之以社論進行同業攻訐,被網友以「心志失常」形容這種惡人反告狀的怪象。

藍調媒體 悖離主流民意

民調是透過大量樣本的訪問調查,以求準確測度或反映一般民意動向。凡民調必有誤差,盡力降低誤差,務使其忠實反映民之所欲,是民調機構維持公信力的不二法門。不過, 在台灣由媒體進行的民調,嚴重悖離真實民意,不僅連參考價值都付諸闕如,經常還有扭曲民意,誤導決策的惡果。以此次選舉而言,媒體民調除了一面倒錯指藍營將以極大差距獲勝,且於選後亦試圖透過民調為選舉意義定調,兼為一己失準的民調尋找藉口。事實上,《自由時報》以外的媒體民調失準,原因很簡單,這些媒體平常不論處理新聞或發表評論,明顯向泛藍政黨傾斜,悖離台灣主體價值,且已逐漸為主流民意所厭煩。選前由這些媒體所為民調,不論打著本身旗號或委由其所信任的學者、機構為之,都不免發生拒訪率偏高及調查失準的狀況。媒體因為失信於眾,導致其民調失真,其實並非僅以這次選舉為然,四年前代表民進黨角逐台北市長的李應元,選前最後民調只十九%,實際卻開出三十六%得票。殷鑑不遠,只是上述好做民調的媒體從不自我檢點,四年來且於專業表現繼續沈淪,其民調遂一再鬧笑話。尤有甚者,民調鬧笑話猶不認錯,若非自大且愚不可及,即有意藉民調黨同伐異。就此而言,媒體也是這次選舉的輸家。

媒體之為選戰輸家,荒腔走板的表現不只民調。以選前若干媒體大肆炒作的「總統當美國人阿公」話題為例,《中國時報》等炮製陳致中滯美不歸,其妻黃睿靚有意在美產子的錯假新聞,且繪影繪聲,指陳致中夫婦在美生活奢華,即連生產之醫院極高價碼亦經算定。然而,陳致中十二月一日返台,兩天後且現身愛河之畔,不但明顯挫折隨之起舞的泛藍政黨高雄選情,類此錯假新聞同樣重創「藍調媒體」已經不堪的公信力。除此之外,選戰期間諸如「北高選後扁邀王(金平)組閣」、「李登輝拒絕為台聯輔選」、「排馬AB計畫拱連(戰)選總統」等烏龍新聞,如今看來也只是笑譚連篇。可歎的是,選後新聞界繼續熱中炒作「蘇謝配」等話題,政媒兩界近年口水過多而正事不辦,這又是顯例。

貼近土地 高雄顯學要素

所幸在媒體亂象中,台灣公眾正逐漸看穿新聞炒作伎倆,分辨虛實,且透過市場機能及民調拒斥惡質媒體。有關新聞媒體與公眾意見的關係,二十世紀曾有主流論述指出,媒體形塑輿論,不利個人自主判斷行動;惟晚近研究已經顯示,公眾愈來愈能主動靈活判斷、解讀媒體資訊,特別在網際網路時代,個人對大眾傳媒新聞絕非照單全收。台灣除了網路普及程度不亞於先進社會,即使對網路較為生疏的中老年族群,也常透過廣播電台評論時政,臧否媒體。這些發自基層群眾的心聲,從事實出發,以常識及常理論事,絕少政客的投機取巧,亦無名嘴的虛矯偽善,相較於從台北冷氣房間看天下的許多政媒中人,儘管欠缺華麗的辭藻,亦無化簡為繁的蛋頭論述,卻較貼近台灣這塊土地,也是構成最近高雄顯學的基本要素。

大眾傳媒昔日在黨國一體時代,為統治者幫凶幫閒,與教育同為強加人民大中國意識的洗腦工具,以致今日台灣人民仍有一半或沈睡未醒,或頭殼壞去。民主時代的媒體想要繼續黨國體制的工作,從平常的閱聽市場趨勢到選舉民調及投票結果看來,已經愈來愈難以得逞;公眾覺醒雖然漸進,仍足以凸顯民主的可貴。(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