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南島民族認同感

■ 彭玉章

「二○○六太平洋區原住民醫師會議」於十二月六日至十日在紐西蘭羅塔魯阿舉行。台灣今年為首度參加,台灣代表只有兩位,筆者以台灣語言在歡迎會上簡短致詞,又與北醫呂淑妤老師在研討會上介紹台灣原住民。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目前世界上總共約有三億原住民人口,廣泛分佈於七十個以上之國家。而自一九七○年代起,國際間逐漸開始重視對於原住民族的各項議題。聯合國於一九九○年宣佈一九九三年為「國際原住民年」,主題是「原住民族—新夥伴關係」,希望鼓勵國際社會及各國能夠與原住民發展新的夥伴關係,並使原住民能參與影響他們生活的相關計劃之策劃、執行與評估。其後在一九九四年宣佈「世界原住民國際十年」(一九九五—二○○四),主題是「原住民族—行動夥伴關係」,目的在於強化解決有關原住民問題之國際合作,包括人權、環境、發展、教育及健康等領域。而隨著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正式成立,八十七年衛生署成立山地離島專責單位,以及八十九年憲法增修條文對於多元文化的重視等重大時事與措施,都顯示我國對於原住民族權益與健康的重視。

我國原住民係屬南島語系。南島民族是一個海洋民族,分布在北起台灣、南到紐西蘭,西從馬達加斯加、東到復活節島的廣大海洋地區。雖然,我國於二○○二年在台北召開首次「南島民族領袖會議」,期能與世界接軌,凝聚台灣原住民族與其他地區南島民族之間的共識及認同感,並建立穩固而長遠的交流平台。然而,從筆者近年來從事原住民相關研究的經驗,認為更重要的應是讓台灣多元、豐富原住民文化資產,以及原住民菁英邁向國際。尤其當對岸的原住民還被稱為「土著民族」時,台灣的原住民醫療菁英確有堅強的實力可以向世界發聲,並致力於拓展醫療衛生的國際支援。(作者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