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貧窮劇場看謝長廷

■邱莉莉

北高選戰揭曉當晚,台灣派支持者心情是五味雜陳的,一方面為陳菊逆轉突圍,守住南方價值十分興奮,另方面也替謝長廷承擔責任的壯烈付出感到不捨,正如陳菊在高雄決勝之夜打出的「公道」牌一樣,開票後民間也正醞釀一股還謝長廷公道的力量。

郝龍斌的選票看不到馬英九的市政成績,黃俊英選戰過程也不敢強打吳敦義牌,足以證明國民黨過去在北高地方執政是乏善可陳的。相對的,謝長廷八年高雄經營的餘蔭,不但護航陳菊驚險過關,也為自己在北市的政見添加說服力,讓全台人民發現政治原來還有令人感動的事物,同時重新建立起民進黨和支持者的信任關係。

柏拉圖曾經說過「一個社會以什麼為榮,那個社會就會表現出什麼」,對於「敗將」謝長廷,人民和支持者卻不吝給他溫暖,朝野也多予以肯定,可見「無私奉獻」、「減少權謀般地算計」才是台灣社會對政治人物的要求,是普羅大眾內心所想要的。

我不禁想起波蘭劇場大師葛羅托夫斯基在六○年代所提出,備受戲劇研究者稱譽的「貧窮劇場」概念:劇場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表演者身體所散發出來的能量,所有的布景、燈光、服裝都應該降到質樸的地步,回歸劇場本質,讓演員用他的身體和聲音去刺激觀眾,使其除去觀眾原本所擁有的價值觀和自我保護機制。

謝長廷「貧窮劇場」沒有喧嘩造勢,而是回到政治本質和人民交心,看似沉默,卻有著打動選民的震撼力,在大環境和選民結構絕對不利的情況下,拿到超出外界預期的票數,候選人和選民在選後都同時獲得鼓舞的現象,在日益俗儈的台灣政壇已屬罕見。

二○○八年總統選舉,外界已預期謝長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政壇會開始關注謝長廷現象,但若僅從選票角度切入做分析評估,就抓不到「貧窮劇場」的精髓,自然也無法深入掌握人民對政治應回歸本質的想望,而這些,卻是北高選後政治人物該細細品嚐的寶貴啟示。

(作者為民進黨籍台南市議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