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傅達仁求死信的世代啟示

◎ 林建志

一九三三年出生的前籃球國手跟體育播報員傅達仁,身為國民革命軍早期戰死的抗日將領傅忠貴之遺孤。又跟高志航、羅福星、李友邦的後代,共同召開記者會,嗆過前總統李登輝。

傅達仁,正是個典型老藍男。

這樣的他,日前一封請求蔡英文總統政府,儘速通過制定安樂死法律之親筆信,透露了幾件事。

一來是不管藍綠,不分族群,人都會一死。如何能走得盡量少有痛苦以及有尊嚴,又減少家族負擔跟社會照顧成本,的確是急速老年化的台灣亟需面對的當務之急。

再來是老藍男如傅老,也必須承認政黨輪替的民主體制以及男女平權等思維,已然在台灣生根!

是以在信末強調,無黨無派的他,也遵循這個體制,以謙和的態度寫信給民選女性總統蔡英文;信中不見大男人沙文主義、及藍營黨國至上心態。

第三,在電郵跟LINE等通訊方式已有大半人口在使用的情況下,手寫信漸稀、集郵社倒一堆的年代,傅達仁的老人親筆信,本身就是書寫文化逐漸凋零的見證。

最後,此信的標記日期是用西元,而非用民國幾年。代表著即使如將領遺孤這般之傅老,不知不覺也習慣用西元取代民國。

不管台灣還要多久才會通過安樂死法案、傅先生病軀是否等得到通過的那天。

這封信本身,就代表了好幾個時代跟世代、文化習慣跟思維的開始與結束,也該算是個當代台灣的象徵跟里程碑吧。

(作者業翻譯、美語教師,高雄市民)

安樂死 確實有考慮必要

◎ 劉秀芳

看到昔日播起體育新聞既生動又有氣勢的傅達仁先生,如今再現螢光幕前,已是個疾病纏身,垂垂老矣的八旬老人,令人不勝欷歔。

傅先生會再現身,是因為他於日前上書蔡總統,希望通過安樂死的法案,讓人能夠有尊嚴的離世,不拖累家人,也可以減少社會成本的支出,以及對家庭經濟的衝擊。

也許這個法案對執政者來說並不迫切,但是想想看,之前有多少因不耐照顧失智且失能的家人,而發生的人倫慘劇,真的都是其情可憫。照顧這樣的患者,其中的的苦處,又有誰知道呢?對這些家庭來說,「安樂死」也許可以說是唯一解套的方式,政府若是苦民所苦,就應該認真考慮安樂死是否有通過的必要。

人若老了,就失去對生命的熱情;人若病了,就會失去生命的尊嚴,若又失能失智,那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是不是「歸去來兮」比較好呢?(作者為高中教師,高雄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