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且看北高市民如何選擇市政經營者

競爭激烈的北高兩市選舉,將在今晚劃下休止符,明天由北高市民投下神聖的一票,決定未來四年為北高兩市服務的市長與市議員。在競選活動即將結束之際,我們不可免俗地要呼籲大家,放下各種造勢激起的情緒,放寬心胸來思考如何運用手中的一票,為自己的城市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在台灣的各縣市中,台北市與高雄市可謂得天獨厚,除了各界菁英集中於這兩個城市外,政府的資源也大量投入於這兩個城市的建設,尤其是台北市分配到的資源遠遠多於高雄市。所以說,在如此優渥的條件下,北高兩市的經營者,將城市建設得容光煥發,乃是天經地義的責任,相反的,耽誤城市進步的速度,無疑是嚴重辜負了廣大市民的付託。

過去幾年,北高兩市的建設成果好不好,甚至及格或不及格,北高市民都點滴在心頭,他們是最好的裁判。北高市民對市政的判斷,相信也會反映在現任者同黨的候選人身上。或許可以這樣說,明天北高市民的選擇,就是他們對過去八年北高市政的總評分,或者一般所說的「信任投票」。

不過,投票前雖要往後看,選舉畢竟是往前看的。北高兩市分居台灣南北,堪稱兩大重鎮。這兩個城市的發展,分別承載著市民的未來之夢,在現代的生活裡,城市與市民的生活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每一個市民都不能對自己的城市漠不關心,否則只能自怨自艾地生活在一個自己不滿意卻只能接受的城市。

事實上,在一個民主開放的國家,現代市民的特性之一便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城市的脈動,共同構築一個屬於全體市民的家園。至於城市的美好生活,必須建立在和諧感通的基礎上,絕不是建立在矛盾衝突的陰影下。遺憾的是,北高兩市卻是台灣政治矛盾的焦點,台灣政治衝突的能量總是選擇在北高兩個政經中心核爆。

然而,愈來愈多的北高市民發現,他們已經不想讓自己生活的城市,繼續糾葛在內耗性質的政治對立,他們渴望自己的城市成為有效溝通的平台,將各種矛盾的力量化為建設性的熱能。過去八年左右,高雄市的新景觀就已說明,理性互動是可能的,理性互動可以帶動城市的進步,理性互動可以提升市民的生活素質與尊嚴。

台灣的春天是從南方開始的。高雄市能做到,乃是高雄市民做了對的選擇。台北市難道不能嗎?台北市民的眼界,難倒不如高雄市民嗎?三一九、紅衫軍的街頭狂潮,將首善之區變成首惡之區,妨礙了台北市追求成長的前景,其受害者不是工於計算的政客,而是追求明天會更好的台北市民。

以一般人的抉擇心理而言,好的讓它繼續維持下去,不好的便改變它,是一種不言可喻的理性原則。選舉的道理也不過如此。過去八年的北高兩市表現,各自的市民如果是肯定的,就讓它延續吧!如果是否定的,就改變它吧!現代市民的偉大,就在於他們能改變城市,而不是放任不當管理的城市向下沈淪。

開放市民直選以來,北高市長選舉,總被政治人物視為晉身之階。為了贏得北高市長,為更高的選舉勝利鋪路,朝野更將兩市選舉當作前哨戰。但是,北高兩市都已曾證明,市民主義才是第一原則,市民有權利以想像和行動為自己的城市下定義,市民也有義務為自己選擇一個最好的市政經營者。明天又將是這樣的日子了,且看北高市民這次如何為自己的城市創造新的歷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