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金馬獎 要靠公廣集團相救!

◎ 范姜提昂

金馬獎頒獎,台灣被中國橫掃,有人主張廢掉算了,有人懷疑中國花錢收買。其實,這說不通;因為若想買女主角獎,就該買給當紅的范冰冰,才夠動見觀瞻,怎麼會買給兩個小女生,連名字都記不住!

重點是,須拉高角度看這次挫敗,必須面對我國原有國力優勢,包括外匯存底等等都已經被中國趕上,籌碼越來越少;因此首先,凡現有優勢都不宜輕言放棄,更不要小看電影!「韓流」證明影視產業足以神化「國家品牌」,帶動國產商品貿易;是小國深入國際人心的利器。

還有,影視產業是小國「玩得起」的大武器;金馬獎,誠如中國社群通訊軟體流傳的一篇文章「上個廁所,我就被金馬關在門外了」所說,「底氣十足」!也就是根基深厚,排場不如中國,但中國大咖演員願意大老遠飛來參加。

總之,金馬獎從創立初期的政治味,經大幅修正而進化成熟;相對的,金雞獎則擺明政治力介入,中國業者心裡都像明鏡,於是金馬獎順勢成為華語世界,最權威的影展及最榮耀的成就指標!

今年雖慘輸,但從長期看,近十年最佳影片的片名及國名:色戒(台);投名狀(港);不能沒有你(台);當愛來的時候(台);賽德克.巴萊(台);神探亨特張(中);爸媽不在家(新加坡);推拿(中);刺客聶隱娘(台);八月(中)。總計台灣得獎五次、中國三次、香港一次、新加坡一次。若要說台灣早已被中國打趴,並非事實!

更須注意的是,金馬獎是我國可主控,且有機會擴張影響力的國際活動,若要保住,文化部必須放棄扮演核准補助的虛角色,應以實際行動整合人才資源,因為由得獎名單可證,老將不出馬,中國就趁機而起,我國人才斷層嚴重!

這點,香港值得學習,像徐克、許鞍華等大導演,當年都曾在電視台磨練一段時日,再往電影大顯身手。我國現有公廣集團,何不設計制度吸納人才,讓他們有機會用電影手法拍攝電視劇並播出,兩得其利。

至於人才在哪裡?就看是否用心設計並宣傳,最近網路瘋傳交通部觀光局推出的代言廣告就很出色,導演是人才!文化部應規劃「作品推薦或自薦」路徑,精選人才到公廣培訓任用,以播出作品及收視紀錄推薦給投資者。全部都玩真的!

(作者曾任影視集團行銷廣告主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