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致花敬群次長的公開信

◎ 譚才三

花次長鈞鑒:這封信是回應您於臉書徵詢「大家對一般家庭負擔得起的新房子該長成怎樣?相關的制度該如何配合?」之事。

蔡總統風風火火下軍令,要您於月底前提出「老舊公寓住宅更新」報告,您卻提出此一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之大哉問,想必在您內心,應該是很煩悶吧?

有房階級歷經「一坪換一坪」的幻滅,不是受盡談判都更過程中的爾虞我詐,就是充滿對資訊不對稱的無力感,更慘的甚至淪為釘子戶的汙名化與好好拆的受害者。因此,雖說還沒到哀莫大於心死,但「第一次上當叫無知,第二次被騙就叫蠢」,他們不會再輕易相信都更這種興奮劑或強心針了。您明明就知道,寫再多都只是徒勞無功,又怎麼不會鬱悶呢?

做白工就算了,偏偏蔡總統還說是要「創造龐大的營建產值」,很誠實,可是無殼蝸牛只會想到是官商勾結炒地皮。就算拿「老舊公寓防災」做為幌子,明眼人也知道:這不過是為當初因應文林苑事件後都更停擺,所猛打的恐嚇牌而已,有安全疑慮的,不一定是老舊公寓吧?

所以,您才會兵行險招,反客為主的在臉書提出「一般家庭負擔得起的新房子該長成怎樣?相關的制度該如何配合?」把主題拉回居住品質、社會住宅、住宅市場的大方向?

一般家庭的新房子該長成怎樣?不就是經過住宅性能評估,具有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施,在妥適物業管理下的智慧綠建築嗎?這樣的新房子,一般家庭如何才能負擔得起呢?不就是一般家庭不須擁有房地產,改用承租方式,在符合社會規範的生活習慣條件下,消費其居住權;社會住宅之經營管理者,因專業化與規模經濟大幅降低其成本,連帶使得租金下降到一般家庭都能負擔得起嗎?

相關制度該如何配合?不就是政府先帶頭試辦符合上述新房子的公宅,讓一般家庭相信出租的房子也能有居住品質;成立住宅法人與包租代管,體會保護「弱勢」的錯誤思想對租賃市場所造成之傷害;訂定公平競爭的法令,以減低交易成本與資訊不對稱。配套措施可以無窮盡,但重點只有一個,就是建立一般家庭與民間經營管理者對政府的信心。

您明知故問,恐怕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吧!可是沛公聽得懂嗎?就算我們能相信您,我們能相信沛公嗎?肅此奉陳,不盡欲言。祈請

政安

譚才三拜上

(作者任職金融保險業,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