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漢和反共 國民黨不敢教的戰爭與和平

◎ 雲程

蔡總統到高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持日治與國府來台初期,被徵召到東南亞或中國參與戰事之台灣兵的秋祭典禮。她表達「台灣兵的故事在台灣社會之中消失了。…我們要…迎接他們成為我們的歷史,迎接他們成為台灣人記憶的一部分。」說得好!

那是個敵友瞬間翻盤的混亂時代︱「國共抗日」變成「漢和反共」;連台灣人都以為自己在一夕間「從戰敗變戰勝」。

為鞏固地盤,第二戰區受降官閻錫山以「平安遣送日本平民與軍隊回國」為條件,逼迫日本第一軍澄田*(左貝右來)四郎中將率日軍對抗共產黨、維持治安,還命令已繳械的日軍在張家口對抗南下的蘇聯軍。閻錫山甚至利用山西的豐厚條件,企圖與岡村寧次上將創建獨立國。後來,近六千日本軍人以個人名義組成「合謀社」訓練閻錫山部隊,並組成志願軍加入閻的戰鬥序列。閻錫山反而賴帳扣留志願軍,殘存者遭共軍俘虜。澄田本人則到一九四九年被美軍營救回國。

另一方面,蔣介石也留用日軍土居明夫中將、辻政信上校等參謀;連返日的辰巳榮一中將,也必須繼續替中華民國駐日代表團打工。蔣介石的行動還包括:積極提倡「東亞聯盟」、與日本蒙古軍司令官根本博中將創立白團(郝柏村為班長)、串聯美日中「國際反共同盟軍」;岡村則受命在日本募集「義勇軍」打國共內戰、救同袍等。這些行動都要伴隨巨大金錢,但喊窮的國民黨政權,卻能絲毫不眨眼。為了白團,隨便一出手就是一二○○萬美元,遑論其他。

當時,日軍想救出同袍、蔣介石要反攻大陸、美蘇兩強對抗等因素全部攪在一鍋煮;一些美國政府機構、盟軍總部G-2部門,期間當然扮演整合的角色。岡村等人在南京戰犯法庭獲判無罪,其來有自。一九四九年四月,蔣介石決議由岡村寧次、辻政信等,負責將日本飛行員送到台灣,駕駛美國運輸機送日軍義勇軍到中國,與​殘留在中國的日本兵會合打共匪​​,規模至少是​五萬。這裡面有多少是日語流利、身分還是日本國籍的「台灣兵」?釐清了這複雜、不可說的背景,戰後台灣兵才有機會「成為台灣人記憶的一部分」。

要重建消失的記憶,先決條件是正確理解歷史,工程可一點都不輕鬆。

(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http://hoonting.blogspot.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