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分級醫療下轉 勝漲部分負擔

◎ 黃瑞培

衛福部健保署為落實分級醫療,繼未經轉診至區域醫院、醫學中心門診部分負擔擬調漲五十或六十元後,亦擬同步將醫學中心急診輕症患者的部分負擔調高六十或一百元,也再度引發議論。

從目前大型醫院與基層醫療院所的急診、門診部分負擔金額差距已達三、五倍之譜,就醫民眾仍對大型醫院趨之若鶩的情況看來;未來縱使大型醫院的門診、急診健保部分負擔調漲六十或一百元,對於改善分級醫療能收到多少成效?不無疑問。

反倒是許多在大型醫院門診就醫的患者,因為病情需要,依照醫囑按時預約回診,持續追蹤治療,一旦急症發作,自然前往病歷資料較完整的大型醫院急診就醫;若其不屬於健保認定的「同一療程」,也不具榮民、榮眷、低收入戶或重大傷病等優免身分,恐將成為調高自負額後的最大受害者。

落實分級醫療,不能仰賴健保差額形成醫療障礙,更不應限制由下往上轉診,而應輔導大型醫院建立門診、急診「下轉」制度,讓有實際醫療需要的病人,在基層醫療院所也能獲得延續而妥適的治療。

(作者為高階醫管師,台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