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打通循環經濟任督二脈

◎ 陳文卿

繼就職演說提出要推動將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後,蔡總統又於雙十演說再度強調要推動「五加二」創新產業,其中很重要的一項,也是開創「循環經濟產業」。循環經濟的原則大家都支持,但現實面如何落實,卻是問題多多,總括而言,不外乎以下兩點。

第一是供需平衡的問題。廢棄物可以轉換為再生產品,但在「品質」與「數量」上,不可能恰好符合使用端的需求,因此,循環體系涵蓋層面必須夠寬廣,否則仍會遺留許多無歸宿的廢棄物,必須再處理。

第二是再生資源市場上受歧視的問題。消費者心理上排斥,公務機關擔心使用資源再生產品影響品質、安全,因此,甚至在採購標單上,將再生產品排除在外,能不用就不用。

以上兩個問題若不解決,造成再生產品通路受阻,前頭拚命回收,後頭卻消化不掉。而讓生產再生產品過程所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浪費掉了,不僅無法達到「垃圾變黃金」的理想,反而好像是將「黃金變垃圾」。

因此,推動資源再生循環經濟,必須將受阻塞的任督二脈打通。筆者謹提出兩大原則,請公共工程單位慎加參考。

第一是強制性原則。經濟學的理論是以消費刺激生產,因此,綠色循環經濟的關鍵不是前頭加強回收,而在後端強化再利用。也就是說,必須由再利用的消費端來導引回收端,而再生產品去化量最大的是公共工程,因此必須將現行政府採購法第九十六條鼓勵公務機關優先採購綠色產品的規定,修改為對國內供應能力無虞的資源再生產品,採強制性使用之規定。而工業廢棄物再利用,可能提供農業、交通用途,跨部會之間不能閉門不管。

第二是無差別性原則。為確保資源再生產品之品質、性能安全無虞,就必須落實標章認證,而經認證後,品質與原生產品一樣,都符合國家標準,則不得再做其他更嚴格的限制而排除使用。

產業界目前面臨最急迫的問題是污泥、爐碴等,明明都是很好的綠色再生資源,卻只因公務單位的保守心態,讓再利用通路受限。此等問題若不解決,循環經濟將還有漫漫長路。

(作者從事環保技術服務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