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誰說我沒有資格反對賭場?

◎ 洪一梅

我是離鄉的澎湖人,我反對家鄉設置賭場!

家鄉再次陷入博弈風暴,作為一位出身澎湖的離鄉遊子,當我大聲疾呼反對時,最常被質疑的是:你不住在澎湖,不解當地人的苦,沒有資格說反對!是的,我現在不住在澎湖,在十八歲離鄉求學後就不長住澎湖了,但是,「家」的定義從來就不是戶籍所在地啊!法律剝奪了我守護家鄉的權利,這樣的質疑則是剝奪了我對自我身為澎湖人的認同,以及對家鄉那永不抹滅的情感。一份出自於內心的認同、對家鄉的認同,從我十八歲離鄉,不管去到多遠,我總以我是澎湖人為榮,也總是大聲地訴說著家鄉的好。

認同來自記憶深處,幼時耙花生、挖地瓜、拔玉米、抓魚(釣魚)、跳海(跳港),春天風未息,農漁工商皆準備開始年度的幹活;夏天每個人都曬得跟黑炭似的,但喜悅與活力卻是包頭巾也覆不住的;秋天,風欲起,全島再次進入休養狀態;冬天北風冷冽,早起的學子總是被吹著走一步退兩步,還不時得跳著躲避風飛沙。窮嗎?老一輩的總說現在那有當時窮!樂活嗎?恐怕現代人早已不識那份樂天知命。

一直以來,大自然給了澎湖人美麗的景觀、豐厚的海洋資源,雖然總是做半年休半年,但那半年的休養生息,正是資源永續的天公道理,澎湖人在這樣的作息下,雖未能大富大貴,但澎湖人總是知足,養成了純樸良善的個性。「世界最美麗的海灣」、「全台最幸福的縣市(二○一四)」這都不是錢養成的!

人性的貪慾是永不滿足的,對博弈的抉擇,講白了就是:你是否願意窮的只剩下錢?而且得外加一個前提,如果博弈真能帶來錢潮的話!寄望博弈帶來錢潮解決澎湖物質上的缺乏,殊不知喪失了更多,寄望博弈補助澎湖學子的教育,殊不知文化的淪喪是教育也翻轉不回的啊!

法律剝奪了我守護家鄉的權利,但那份來自血緣的海水因子,是澎湖離家子弟濃得化不開的親情,人離開了家鄉,但心卻從未離開,在外地拚搏,盡力地將涓滴貢獻回家鄉,以任何可能的形式。難道家鄉的海漂垃圾,只因我不住在那,我戶籍不在那,我就沒資格撿拾乾淨嗎?

我是澎湖人,我不住在澎湖,我反對博弈,我對澎湖的認同就是我的資格!

(作者為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士,海洋公民基金會董事,澎湖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