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幸福指數? 痛苦指數?

◎ 陳至正

行政院主計總處八月底公布二○一六台灣國民幸福指數,台灣在三十九國中排名第十六名,其中在「所得及財富」排名更高達第二名,這個結果似乎與國人感情相違。

台灣今年因為出口衰退與投資不振,經濟成長率連一%都難保,不僅如此更在四小龍敬陪末座;再者,許多行業為生計走上街頭抗議,觀光業慘澹經營,還需要行政院提出獎勵措施,以解燃眉之急。又人均GDP部分,據國際貨幣基金資料顯示,南韓二○一五年人均GDP為27,195美元;主計總處日前公布我國二○一五年人均GDP則為22,294美元。此外,國人月薪倒退十餘年,22K已成常態,所得減少、消費增加的情形日趨嚴重,窮忙一族也儼然成為國人的代名詞。

然而,本次國民幸福指數公布,台灣排名不僅高於日、韓,「所得及財富」還位居第二名,著實令人匪夷所思。目前國民幸福指數的影響因子計有居住條件、所得及財富、就業與收入、社會聯繫、教育與技能、環境品質、公民參與及政府治理、健康狀況、主觀幸福感、人身安全、工作與生活平衡等十一項,項目及權重顯然有再調整之必要,畢竟數字雖然會說話,但未必說的就是實話,否則調查結果與實際情形不符,徒令政府自我感覺良好,社會大眾依舊痛苦萬分,又有何實益呢?

(作者為公務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