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以一九三○年代「風車詩社」台灣詩人群為背景,以他們視野追敘超現實主義詩運動延伸到終戰、二二八事件、五○年代白色恐怖時代的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上映了。延遲揭露的歷史,凸顯了戰後台灣被政治宰制的許多文化課題。戰前與日本同步、與歐洲並行的近現代台灣文學、文化視野被再現出來。
水蔭萍(楊熾昌)、林修二(林永修)、利野蒼(李張瑞)、丘英二(張良典)以及幾位日本人,以府城台南為基地發展的前衛詩,對照的是同樣在台南的鹽分地帶現實主義詩運動。由佳里等濱海貧瘠地區吳新榮、郭水潭、王登山、青陽哲(莊培初)等人為代表。這兩種現代性發展,是世界各個國家在近現代化文學歷程的並存視野,分據了純粹派與參與派的立場。
藝術論與社會論的兩種詩運動,同樣在台南留下歷史形跡。這樣的文學本來都是台灣新文學或現代文學的原點之一,但在二戰後台灣被國民黨中國占據統治後,因為文化(語言)和政治因素,都曾被視若無睹。從中國帶來新詩、現代詩、新文學火種的謬論、大話,就如同「光復」、「解放」台灣一樣,扭曲了台灣歷史發展的真相。台灣近現代文學並非始於戰後,而是朔自日治時代。
一九五○年代到一九六○年代,以中國來台詩人為首,紀弦的「現代詩社」、覃子豪等的「藍星詩社」、洛夫、瘂弦等的「創世紀詩社」都曾在現代主義的意義立論。在日治時期台灣詩歌運動幾乎全被漠視之下,儼然先行者群,也影響了台灣詩文學運動的發展,迄今問題仍然存在。就如同政治仍然糾葛於中國意理、屬性,國家重建和社會改造面對的文化難題。
一九六四年,彭明敏師生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吳濁流創辦《台灣文藝》、陳千武等人創刊《笠》,台灣歷史詮釋和文化權重新展開。陳千武在一九六○年代末,在日譯台灣詩集《華麗島詩集》序提出兩個球根論,主張戰後在台灣的現代詩,分別來自日治時期已形成的傳統和戰後從中國移入的傳統,改變一直以來源自中國的謬說。
重揭一九三○年代「風車詩社」詩的超現實主義運動,藝術論的楊熾昌、張良典在二二八事件後被關,李張瑞更在五○年代初被處死刑,更是歷史重建的一部分。包括戰後來台詩人、作家、有些當代的台灣文學工作者,與其汲汲於對原來也被國民黨中國拒否的共產黨中國文學尋求連結,更應對台灣被遺忘、被排斥的文學資產投入探尋、追索。重建台灣文學史,重建台灣文化發展的歷史視野,台灣才能形成真正的主體意識。要追尋、發展自己的國家,不能不奠基、建構自己的文化礎石。
(作者李敏勇,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