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日本的報紙,朝日、每日、讀賣、產經等新聞,從頭版、二版到三版、四版的下半頁全十批,一定是出版廣告。這是日本新聞界共同為文化國家顯示的經營方針和社會責任,也象徵出版界的文化力。
從明治維新奠定的文化意識,落實在日本社會。反觀台灣,圖書出版、特別是文學,已經低迷到連廣告也做不起的困境。新聞報導更少有出版相關的人、事、物。充塞的是影視新聞,不是評論而是羶色腥,常常是狗皮倒灶的花邊,滿足的是偷窺欲。
不只日本,歐美國家也一樣。訪問調查青少年知曉、敬重的人物,文化政經界卓越之士都會在列。但台灣的認識經驗許多流於影視界。許多青少年,你問他(她)知道誰?景仰誰?常見的答案是「影歌星」。拜金的假象!
台灣的國家文化機制,對電影的補助,以輔導金的名義動輒幾百萬、幾千萬。所謂的「文創」產業也是文化部門替產業經濟部門的設想。國家投注資金偏頗應用,常被詬病,黨國時代更是嚴重。「文創」之新詞,以流行的「小確幸」迴避了「文化產業」的課題。許多生意冠上「文創」,形容詞過剩現象呼應了政策走向。
戒嚴長期化後遺症,大眾消費社會現象影響︰輕薄短小、重娛樂輕教養的流行文化,在市場迷思中蔚為主流。媒體隨波而逐,失去了在中智中產階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起日本,許多報紙發行近千萬份,台灣不足百萬份。依人口比例的相對不足,必須有問題意識去面對。不能視為當然!
日本在一九七○年代初期就有文化評論家的「一億人口白痴論」,批評了電視對日本人的負面影響。相對於日本,當下台灣的電視節目,問題更為嚴重,卻習以為常。吃吃吃,需要這麼多報導嗎?
台灣的青少年,天天從電視、報紙看到的影視新聞,並非相關的文化藝術形貌,而是影視圈不足道的五四三。國民文化教養無法提升,反而因錯誤的學習而迷失生活志向。
影視圈唯市場主義雖因其較具產業特質,迴避政治風險,但一些視中國為「內地」的言論,迎合中國或屈服於中國壓力的走向,反映的卻是台灣、甚至以「中華民國」忍辱存在的國家的悲哀。文化只見影視圈許多不見意義與價值的花邊,不只無法提升影視,反而墮落了藝術、輕薄了文化!(作者李敏勇,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