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925 徵收民怨總爆發

◎ 張國輝

報載,九二五逾六十個民間土地自救團體將上凱道爭取土地正義。九二五的土地抗爭,是長期土地徵收所累積民怨的總爆發,其態勢與後續效應值得觀察。

筆者是台中工業區徵收戶的第二代,記憶中在戒嚴時期的工業區徵收,係以與市價落差極大的公告現值及動用怪手在軍憲警圍村的情況下強制驅離家園,這種形同以公權力向弱勢農民掠奪土地的作法,使農民對工業區的開發至今仍聞之色變,且多數地區工業區自徵收到開發完成,不僅政府對原業主不曾主動關心,而在工業區的廠商與土地被徵收戶聚居的社區亦互不往來,形同兩個陌生的世界。在缺乏人道與人文的關懷下,農民感受到的是其權益被徹底的犧牲了。

目前工業區土地取得的方式雖採土地業主較能接受的區段徵收及市價,但農民在安土重遷的觀念下,為何政府就不能順勢讓工業區與社區結合在一起,如將土地業主及社區中有就業能力的子弟優先納入就業安排,其實土地業主與社區子弟的就業需求佔所有就業機會的比率甚低,但經過這樣的安排,使土地所有權人在失去農地後依然可以找到生活的舞台和依靠,讓他們的子弟不須為了就業離鄉背井,而配合工業區所規劃的住宅社區及未列入工業區的周邊農村也不會凋零到只剩老農的寂寥。

有些地方政府在自行開發的工業區採登記制,要進駐的廠商類別與規模事先可以預知,地方的勞政單位應主動就原業主及其子弟做就業的意願調查,安排職訓與就業,如區內工廠的守衛、美綠化及環境維護等,可提供給尚有工作能力的農民,讓他們在失去農田後還可以找到工作的第二春,而隨著農地消失後原農民的農保資格與老農生活津貼,政府也應設法維護他們的權益。如果政府盡心盡力維護土地業主的權益,而農民也感受到工業區確可改善他們的生活,相信不僅可為經濟找到活路,也能弭平民怨。

(作者曾任台中市議員、「消失的青埔」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