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國豈能兩制?投降無需試驗!

在台北政壇為總統府國務機要費與台北市長特別費群情沸騰之際,台灣海峽幾個離島出現若干動向,值得關切台海兩岸關係者注意,中央政府並應採取堅定態度及必要措施,有效因應。

先是澎湖爭取台海兩岸小三通,要求政府把金門及馬祖實施六年的小三通,擴大適用及於澎湖,且於今年九月制定「澎湖縣與大陸地區通航自治條例」,為澎湖與中國進行三通建構法律基礎。惟以條例所涉及的人員、船舶入出國境與貨物輸出入等事務,都不屬於地方自治事項範疇,主管中國事務的行政院陸委會,乃於本月十四日宣布上述條例無效。與澎湖類似的,馬祖也出現地方政治人物建議,中央政府對於若干事務性協商,授權地方政府處理,讓金馬小三通進一步擴大。更不容忽視的是,新黨籍的金門縣長李炷烽,本月初於議會發驚人之議,主張把金門發展成「一國兩制試驗區」,以期為金門帶來更大經濟利益,亦圖對台海兩岸關係開立另一互動選項,謀求雙贏。李炷烽此議既出,雖有同黨立委吳成典等人附和,但地方人士大都認為異想天開,與現實脫離太遠,且非縣長層次所宜踰越。李縣長或許自知其構想極具爭議性,乃以「芻議」提出,且喊出「新『新中間路線』」試圖包裝。

從金馬到澎湖出現的政治人物上述言行,其實正凸顯台灣在與中國交往,若不能擴大視野,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終將陷入為其鯨吞蠶食的陷阱。以李炷烽的主張而論,「一國兩制」原係當年中國為招降台灣而設計,亦即以香港回歸之後「舞照跳、馬照跑」,五十年不變其資本主義自由體制,擬藉「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而移植於台灣,最終把台灣併吞。如今,金門縣長主動提出「一國兩制」,儘管當事人強調與港澳模式不同,惟從其主張擱置主權,宣稱要積極爭取「北京全國人大」及「台北立法院」立法授權,且強調要以「大陸沿海特區島嶼」地位,讓「一國兩制」在金門實踐,還真令人看不出「一國兩制」的金門模式,究與港澳模式在本質上有何差異?可悲的是,港澳近十年雖先後脫離殖民統治,旋被強制納入共產中國版圖,其間因欠缺民主而從未容許住民有表達意願、決定自身前途的機會。按李縣長的主張,卻主動要把金門人從民主體制,推向共產專政火坑;我們要不客氣地說,如果金門要投降中國,難道需要試驗?

究其動機,從金馬到澎湖主張擴大三通或一國兩制者,主要均係只從地方經濟著眼。正由於眼中只有個體經濟利益,不但澎湖寄望三通,已經實施小三通的金門,六年來做為「台海兩岸直航試驗區」不但難以回頭,縣長還不惜主張向共產中國投懷送抱,進一步變其為「一國兩制試驗區」。如此只求個體利益而未能擴大視野及布局,乃逐漸墜入中國對台灣「煮青蛙」戰略,同樣事例亦見諸今夏經續會有關放寬上市上櫃公司赴中國投資不超過四十%限制的爭論。凡此均顯現對中國一旦開放,即不斷被迫繼續放寬,導致資金、人才為對岸吸納,產業被其掏空,最終如青蛙為逐漸加溫的熱水淹沒,難以脫身。

離島經濟出現困境,當然必須突破,事實上,中央政府過去五年平均每年花三十億元於離島建設;另外,金馬澎湖每人平均統籌款分配金額,亦高居全國前五名,遠高於平均數。惟只把眼光鎖在中國,僅從個體經濟著眼,不免出現上述怪象,在此同時,金馬澎湖率由大中國思想的泛藍政黨主政,從去年連宋兩人相繼聯共制台的中國之行可證明,以終極統一為目標的泛藍政黨,為了短暫經濟利益可以不顧台灣主體而投向中國。金門縣長主動提出「一國兩制」,正是這種泛藍政治人物典型的政經思考模式。只是,當事人倡言家鄉為共產中國的一部分,也許是民主體制之下的言論自由,大多數金門人當然不會如此腦筋糊塗,自甘下流。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