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莉莉打敗吳三連

■ 呂東熹

十一月十五日下午,是深受文化、藝術界重視的吳三連獎頒獎典禮,吳三連獎有台灣諾貝爾獎的美譽,至今已舉辦廿九屆,得獎者都在文化或藝術方面的成就得到各方肯定。

在正常的社會,吳三連獎頒獎新聞也許稱不上「大新聞」,但絕對是一則重要的文化新聞,可悲的是,這樣的新聞,除了一閃而過的少數電子媒體報導外,卻連老少配「莉莉」下海陪酒的新聞都不如。我想說的,不是吳三連獎頒獎媒體非得大陣仗不可,而是電子媒體的採訪心態,根本不當這是一則新聞。

十五日在國賓飯店出席典禮的人一定會覺得納悶,為什麼典禮開始一段時間,會場門口擠滿各家電子媒體,卻沒有一家電視台進場拍攝?直到兩位得獎人受獎時,現場還是只有攝影腳架擺著,沒有任何電視台攝影機進入會場,後來聽吳三連基金會曾秋美小姐說,因為「傳說」李遠哲前院長要到會場。

典禮進行到一半,第一家媒體進來了,是華視的記者,隔了約一分鐘,中天電視與另一家(我沒看清楚)電視台也進來,這時,正好是擔任頒獎人的前文建會主委陳奇祿、現任主委邱坤良與主辦單位及受獎人合影階段,隔了一、兩分鐘,其他媒體陸續進來,因為「確認」李前院長要到現場致詞原來是誤傳。

故事還沒完,因為堵不到李前院長而意興闌珊的電視記者,只好在現場用攝影鏡頭掃了一下,我沒算時間,好像不到一分鐘,現場的電視記者,很有默契,幾乎全數魚貫地離開會場,這時典禮的兩位主角都還沒講話,當然,攝影記者也沒拍到得獎的攝影家張蒼松致詞掉淚的畫面。

我當然知道,電子媒體一定是要問李前院長有關陳總統的事情,但我百思不得其解,既然記者都已到了現場,難道就不能多花一點時間,做一下這則新聞。我更納悶的是,晚間新聞寧可大作「莉莉」下海陪酒,卻吝惜花一點點時間,播出這則文化界的榮耀新聞。

(作者為新聞媒體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