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由蘭嶼鄉民公投核廢料的去留吧!

放射性強度早已衰減過半 混凝土壕溝式的近地表處置安全無虞

◎ 劉東山

在蘭嶼蓋核廢料貯存場的計畫已是四十年前的往事。當時是由軍方執行,也就是說以現在的標準看,蘭嶼計畫絕對是黑箱作業!蔡總統願意為過去政府的粗魯行為道歉是好事,但實在不須要再花力氣成立委員會調查其前因後果了。

蘭嶼貯存場係採鋼筋混凝土壕溝(三十五公分厚)設計,就廢棄物處置場(埋入不再取出)言算很堅固實用的,世界上先進國家也多採用類似設計,惟當作貯存場所就錯置了;因該場位於海邊,高溫高濕及高鹽分致環境的腐蝕性特強,使得原先的碳鋼桶多銹蝕破爛,台電因此十幾年前再花了幾十億將它們重新打包,之後每年更花上億元在管理,但一晃十多年又過去了,歷任政府只會說要將核廢料移走,但移去哪裡?於是推託及敷衍的戲碼,隨政權更迭就一再上演。

事實上蘭嶼貯存場的低放廢棄物已超過三十五年,放射性強度早已衰減過半,而混凝土壕溝式的近地表處置業經多國採用,實證安全無虞。筆者以為,政府應面對現實,研究就地處置(於壕溝中將廢料桶間灌漿成厚實體,壕溝上再回填土壤並加予綠化,一如現代化的垃圾掩埋場封場)的可行性,勿設想再取出了,否則只是又再次浪費民脂民膏罷了。

對三十五歲以下之蘭嶼人而言,核廢料可說是出生就存在的討厭事實,但過去幾十年貯存場並未發生重大汙染環境事件也是事實,由政府提出適當的回饋與監督配套,相信與地方民眾誠懇溝通後,獲同意就地處置的機會很高。政府可考慮辦蘭嶼鄉民公投,以了解真正的民意,再據以辦理後續工作,不要只是一再重複空洞的聲明及缺少積極意義的作為。

(作者曾擔任OECD/核能署顧問,現為環境工程技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