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破除產學合作盲點

■黃萬傳

前些日子,政府相關部門為大專技職院校與產業界在台中世貿搭起「新興服務業產官學大論壇」的橋樑,除促使院校與產業界互動外,主要目的在使學校有機會對業界宣導近幾年來的研發成果。

近年來,不論高教或技職體系,均在校內投入相當大的人力與物力,為學校增加財務收入與提高教師產出亦列入高度的權重考量。然於本次在中部的大論壇,由業界的發言中亦點出產學合作尚有待學校來克服與考量的重點。

一、學生畢業進入職場的為人及處事的態度。美國惠普公司前總裁曾大聲疾呼,公司僱用員工是在僱用他的態度,而不是他的技術,態度是技術與能力和的平方。職場的態度,除身為員工的職場倫理外,重要是在工作態度,除前述那位董事長所說之外,重點是主動、積極、負責、樂觀、進取、創意、自我的環境調適及時間管理。

二、第二個考量重點是如何提升學生畢業後的競爭力。上述的態度是競爭力的充分條件,而學生畢業後能找到學以致用的工作,才是衡量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關鍵在於學校所設計的專業課程是否符合業界的需要,而非僅在增加教師產出及學校的財務收入。為達到上述需求,產學合作宜以有利學生考該一類企業所需的證照為前提,產學合作內容宜和學校開設專業課程相輔相成。

三、另一個思量的關鍵點是三明治教學。或多或少有些科大或技術學院正在實施,或勞委會主導的「臺德精英計畫」亦為此類型。三明治教學旨在讓技職學生儘早社會化,即學生在學期間可到業界實習。為落實有效率及有效能的三明治教學,今後的產學合作宜正視三明治教學的合作主軸,除三明治教學時間最少為六個月外,宜配套學分制,此正是教育主管單位所推動的系科本位課程重要項目之一。詳言之,學校與業界產學合作的三明治教學,宜與專業課程結合,此為前述業界所需要的學生來就業後立即可用的職場技術;在學中,學生就體認此一重要性,遂可激發學生認真讀書的另一方式。

(作者為中州技術學院學術副校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