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誰的暴力?

◎ 蔡木章

多年前,家父因右腳踝處傷口發炎致蜂窩性組織炎,曾至台中市大甲某一區域醫院急診室就醫,在醫師診療後由一名男性的醫事人員幫忙清創及換藥。該員示意家父躺在一張診療床上,然後拿起器械(鐵鑷子)就往傷口處清創。每夾一下,家父就痛得全身跳動一次。看到家父如此痛苦,我雖非醫師,但總具有判斷能力,因而拜託這位醫事人員能將家父痛苦降到最低,然得到的回應卻是,這不是你講的?你卡ㄍㄠˊ,你嘎地來(台語),這樣無俚頭、傲慢的回應。如今雖然事隔多年,然每每看到急診室暴力的新聞,總會讓我想起這一幕。

急診室暴力事件近年層出不窮。(資料照,記者張軒哲攝)

醫院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其中又以急診室為最,探其原因固然很多,例如一些酒醉、鬥毆、甚至黑社會背景的傷患就很麻煩。但是一般民眾至醫院就診,應是迫不得已,而且「有求於人」,醫療人員替病患解除痛苦,感激都來不及,會語言衝突甚至暴力相向,應查究細節及肇因,而不是一味的只撻伐、譴責施暴者,卻無視於問題的根本原因,例如「視病如親」的教育不彰,同理心之蕩然無存的可能性。只單方面的批判民眾的不是,卻無心追究事實的根源,這樣的處理模式,不僅無助問題的解決,反而會助長醫院與就醫者的對立與衝突。

無可諱言,部分醫療工作者,或因工作壓力、或個人情緒管理不佳等諸多因素,常對病患(或家屬)表現出一副專業的傲慢,甚至以「你不知道啦」、「說了你也不懂、不要問那麼多」等的不耐煩。我絕不是贊同暴力,而是反對以暴制暴。一面倒的傾向修法提高刑責,甚至考慮將醫療暴力納入「公共危險罪」,會不會使得白色巨塔更高聳於天際,使醫病雙方的諒解更難以企及?

醫療經營者應重新省思醫院的救人初衷,從人力、設備、流程等各方面營造「視病如親」的友善就醫環境,讓醫院回歸到最初的救人職志,努力、用心的將人心善良面啟迪出來,這才是釜底抽薪之道。

(作者任職醫院營養專員,農家子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