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好節目 才能振興電視語言及文化

◎ 馮建三

客家委員會在上個月拋出風向球,探詢成立「客家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的輿論反應。昨日,資深媒體人呂東熹投書呼籲,文化部長應該推動「閩南語電視台」,表示前部長龍應台已宣布,但未能執行,新部長鄭麗君「應予彌補」。

任何人而特別是母語是(台化)閩南語與客語的人,包括筆者,都無法也沒有理由反對振興母語。但是,成立客家廣電集團或閩南語電視台,能夠復興母語,提振母語文化嗎?或者,反過來說,影音科技應該怎麼運用,才能事半功倍,發揮更好的母語及其文化的作用?這些課題理當認真討論。

回到歷史,當年建立公視的預算規模是六十億台幣,假使予以恢復,加計二十多年的通貨膨脹,現在應該會是將近一百億。若有這筆預算,依照母語人口比例並給予加權,則國語電視或許會是六十億,閩南語十六億,客語及原住民語各是十二億。

我們有沒有這筆錢?有。鄭麗君部長說得很好,她認為,台灣應當如同許多歐洲國家的作法,讓(通信)廠商及電子消費品製造業在這個匯流年代,貢獻更多經費在影音內容的製作。

既然匯流,人們在各種固定與行動影音載具,都能輕易聽看各種內容。依據剛出版的《傳播、文化與政治》的分析,目前通信廠商一年提供大約170多億進入政府預算,行政院僅需從中提撥四成多,加上現有給予公視、客語及原住民的經費,就會有一百億。假使擔心排擠其他預算,那麼可以加徵通信廠商少量稅捐,電子消費產品也可酌量收取,一百億並不困難。

有了錢,這些錢怎麼用?各自成立單語頻道,是最有效的作法嗎?未必。節目內容的品質才是關鍵。以電視劇做為例子,國人目前僅看三成多台產各種語言的電視劇,比起海外各國含香港的八、九成以上,差距太大。為什麼?除了對境外節目不予管制,犧牲本國影音人才的工作機會是一個原因,另一個與此互為因果的是,我們的好電視劇比較少。

如果不改善,又如果節目製作經費增加,遠少於頻道的增加,那就會稀釋製作的資源,從而降低節目的品質。於是,收看本國各種語言節目的人口還要減少。萬一資源增加有限,甚至不增加,這個局面必然發生。到了這個時候,原來是要振興母語及文化的善意,最多是口惠,卻更可能損害母語,不是維護。

假使經費充分,成立單語頻道可能也不是最佳方法,振興母語的更好途徑,包括新聞以外的各種影音作品(從卡通、電影、電視劇到綜藝節目…等等),都能善用技術,全面多語配音及字幕輔助,僅需另依協商,安排各大母語有不同的比例,作為主要發聲語言。至於細節,自然必須再作規劃、討論而後謀定。(作者為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