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黃天麟專欄》宋人議未定,金兵已渡河

軍購案預算民進黨政府在二○○四年六月提出後,至今已延延二年五個多月。二年五個月的蹉跎不算短,其間中國在對岸所部署瞄準台灣的飛彈幾已倍增,中國也自俄國購買包括現代級驅逐艦及基洛級潛艦的先進武器,使兩岸軍事情勢日漸失衡。據報告,北京已擬妥對台「七日戰爭」計畫,危機顯然已迫在眼前。由於此軍購案最初是由國民黨執政時向美國提出申請,政黨輪替後由布希政府所批准,所以嚴格說,此軍購計畫至少已歷經七年的歲月了。我們真的無法想像這七年是如何虛擲的。

其實台灣的危機還不只是在軍事面,國家認同的分歧也使我國的社會動盪不安。日前,現任教育部長只因將台灣史單獨成冊做為教材就被指在「去中國化」,立法院裡被轟得體無完膚,還被要求下台。大中國的思想教育仍然充斥於整個教育體系,使連大學生對台灣的歷史地理亦茫然無知,認為大戰期間轟炸台灣的是日本,而鬧成笑話(註:是美軍)。

台灣經濟快速向中國傾斜的「經濟統合」即是台灣最大的危機,而國家認同之薄弱、大中華之思想教育,即是中國「以經促統」的有效武器。憑此,近十五年的經濟交流中,中國自台灣成功吸去了三千億美元(約十兆新台幣)的投資性資金及附屬的技術、管理與市場。台灣的經濟動能、經濟成長率因此相對逐年下墜,引發了失業與民怨,政治版圖迅速向藍移動。傾中媒體也因此如虎添翼,成功控制了我國的輿論方向,他們極力污衊「戒急用忍」政策,針砭「積極管理」,歌頌「直航」、「產業西進」與「銀行登陸」,立法院亦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直航條款而吵得雞犬不寧。

今年七月經續會有關「包機」、「四十%上限」的激烈攻防,亦同樣凸顯出台灣島內嚴重分歧的本土與中原之爭,政府及泛藍思維之混亂、敵我之不明,與南宋主和之秦檜、高宗幾無兩樣,主戰之岳飛、張俊最後受到無情的貶抑。

隨伴於經濟的,就是政治之紛爭。由泛藍媒體精心設計、爆料揭發的SOGO禮券案、國務機要費風波,日積月累,終於演變至九月的凱道紅潮。紅衫軍之倒扁抗爭於九一五的螢光圍城及十月十日的天下圍攻達到高潮,隨後在民意壓力下動力大減,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週五台北地檢署對第一夫人的起訴,又掀起台灣政壇難以預料的衝擊,政爭之極化恐難避免。我們所擔憂者是,國家機器可能因此空轉,泛藍陰謀即漁翁得利,前週二立院第六十二次阻擋了軍購案之付委,甚至有「軍購綁直航」之議,政府會不會以犧牲主權來換取另一個妥協?看來「宋人議未定,金兵已渡河」的歷史正要在台灣重演。(作者為前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