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掌握關鍵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

◎ 林秀幸

IC設計大廠董事長面對台教會和學者二十問的詞窮與無力回覆,彰顯了這個事件的政治、經濟和教育意義。

中國這幾年為了抄捷徑趕上他國高科技產業,步數不出三招:買股得技術、竊取機密和以市場要脅分享技術,或三者交叉運用,基本上缺乏產業長久經營的理念和文化。台灣成為中國這種短線攻擊的第一目標,手法不脫財大氣粗:尋找資深、年紀一把、對未來失去願景的指標性人物,提供極優條件,由這些人發動要求台灣政府放行或允許中國入股的輿論。中國由此獲取我們國家、社會扶持甚深的「關鍵技術」。

政權輪替後,這些財團大老,自動生產另一套符合新政府行情的叩關口徑,譬如這次聯發科蔡明介的「個案申請」說,然取代台灣的目的並無二致。中國的「三部曲」和台灣的「被併吞」成了台、中二元方程式,摸蜊仔兼洗褲,同步進行。這種模式層出不窮,政府必須系統性並具戰略架構地應變:

產業界大老們不斷地代表中國對政府施壓,彰顯這個經營世代已經落伍了,沒有中國的加持,就沒有未來。也證明這批由威權體制所教育出來的經營世代,只能往下嫁接中國威權控制與侵略攻擊的短線模式,無法幫產業找到新方向,帶領台灣的新經濟。

政府應一方面訂出一套架構,反制這類挾政治於經濟的遊說攻擊,禁止關鍵產業被中國接收。同時爭取時間空間,培養新一代的創新經濟和管理的人才。讓新經濟的價值、永續經營的理念順利代換掉上個威權世代,接軌新時代,才能免於往後幾十年被中國持續騷擾,往下沉淪於過時的經濟模式。(作者為台教會副會長,交大人文社會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