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死忠球迷心不甘

◎ 李嘉賢

中職拋出兜售球隊的震撼彈,讓還沉浸在去年總冠軍賽一張門票上看千元,以為職棒回春有望的球迷幻想全都破滅了。

原本球迷還期待能有第五、第六隊的加入來增添對戰組合的觀戰樂趣,沒想到先等到的卻是連「保四」都有問題的壞消息;倘若再加上中信兄弟的幕後大金主辜仲諒因涉入掏空案被檢調搜查,亦可能影響日後對兄弟球團挹注的話,中華職棒隊數不足的危機只能說是才剛點燃而已。

中職球員目前已是台灣面對國際重要棒球賽事時的主力選手來源,因此平時肩負著培育優秀選手的工作,如果義大犀牛沒有企業願意接手導致中職三缺一的話,明年的棒球經典賽、二○二○年的奧運賽,球員的篩選、組訓就會出現缺口,屆時這些具有指標意義的國際棒球比賽,恐怕就難以撐起凝聚國人向心力的重任了。

棒球在台灣人民的心目中有其特殊的地位,所以中職雖然屢屢爆發簽賭案、賽制安排也頗受批評,但死忠球迷們仍不離不棄,期盼出現有心經營球隊的企業,來解除現下的中職、未來的國際賽的國球危機。

(作者為國小教師)

義大16日宣布不在經營義大犀牛隊,尋找新買家接手。(資料照,記者黃志源攝)

◎ 黃瑞麟

義联集團創辦人林義守說:「看到輸球心情有夠壞」。難道,這真的是將義大犀牛隊轉手的主要原因?

二○一一年,世界排名第二的台灣高球女將曾雅妮,曾發表公開信痛批政府漠視高爾夫。曾雅妮曾當面向時任總統的馬英九爭取經費,沒想到馬英九竟然回答說:「那些經費可以辦賽跑十幾次耶!」

義大犀牛隊將轉手,以營利的財團而言,一個球隊連敗十次之記錄,只好放棄,筆者不覺得經營者的作法需要太多批評,畢竟他們不叫做慈善機構。

台灣不是沒有體壇明星,栽培國手光只有口號,看不到熱情,也是白搭。來自台灣的撞球神童吳珈慶被中國挖角、出賽,足證明台灣政府對體育選手的不重視,已經存在多年,這才是台灣最令人詬病的事實。

不希望再有義大犀牛隊的悲劇發生,唯有從政府開始重視運動選手的栽培、成長與退休後的福利跟照顧,台灣才有資格談拚國際賽事,否則人才外流,怪不了誰!

(作者為媒體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