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水淹農地後 促進區域灌排水的規劃檢討

◎吳比娜

凱米颱風過後,許多不常淹水的農地都淹水了,也造成許多災損,在急著爭取以抽水、加高堤為解方時,卻也應該以區域性的角度,重新思考極端氣候下的灌排策略,以及區域發展。

以我們所在台南曾文溪下游為例,誠然有淹水的問題,因此水利單位的目標以「圍洪束水、快速排流」為主。過往不斷增加堤防高度,可是堤防加高的結果,是河水無處往低地宣洩,淹水點越來越高,原本不會淹的地方都開始淹了。許多的排水工程,更是以快速將水排入海裡為主。

但是台南下游農地在淹水外,也有缺水的問題,台灣是屬於亞熱帶海洋氣候,旱澇不均,還記得前兩年的停灌嗎?對於農民、作物、土壤都是很大的內傷,越種產量越不好。在雨季把大量雨水排出後,乾季我們又是等待曾文水庫這唯一水源,從上游放水。

水利署在雲林褒忠有才寮大排旁台糖的1100公頃農地推動在地滯洪,這次凱米颱風先把430萬噸雨水蓄留在農田,讓沿線4村落都沒有淹水。(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提供)水利署在雲林褒忠有才寮大排旁台糖的1100公頃農地推動在地滯洪,這次凱米颱風先把430萬噸雨水蓄留在農田,讓沿線4村落都沒有淹水。(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提供)

下游增加滯洪又有蓄水功能的埤塘

合理的思考方向,似乎是下游增加一些滯洪又有蓄水功能的埤塘,不要那麼倚賴集中化的水源,走向分散式,將水儲留在土地上循環利用。但是水庫儲水的單位是經濟部水利署水資源分署,農田淡水漁塭儲水的管理單位是農業部農田水利署,都市鄉鎮的儲水又有內政部營建署,農漁塭與城鄉聚落下景觀的生態功能的串接與系統化應為思考重點,這才是真正的水環境建設。

水環境建設 需跨單位跨部門協調  

講到下游滯洪與儲水,大家認為沒有效益的原因是土地成本太高,滯洪池面積太小又沒有效果,因此多半都看向公有土地,或是台糖等有大面積區塊的土地,當然,難度很高。

而這又連結到即將實施的國土計畫法,台南沿海這些易缺水、易淹水的土地,在國土計畫法是有很大面積畫作為農業發展區第一類,水是要素,農業部門對於這個地區的農業生產又有什麼想法呢?

我們的建成環境與開發方式,似乎已經不適合承接天上降下來,在氣候變遷下「雨日減少、雨量集中」的雨水,需要新的規範。而能有上位單位統合,在極端氣候下,作區域性灌排思維的重新檢討嗎?

(作者務農,為台南七股「再生農業實踐基地」負責人)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