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因應氣候變遷 向大自然學習

◎ 廖明輝

環境部長彭啟明也宣布成立「綠色戰略辦公室」推動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政策的規劃與執行。(資料照)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威脅日益加劇,各國紛紛採取積極措施應對此一危機。賴清德總統日前宣布在總統府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環境部長彭啟明也宣布成立「綠色戰略辦公室」推動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政策的規劃與執行。這一系列措施,顯示台灣對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高度重視與決心。

在應對氣候變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向大自然學習,從大自然的設計和過程中仿效或擷取靈感,是解決人類問題的有效途徑。老子在《道德經》中即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種順應自然的智慧,也可以啟發企業如何進行淨零轉型,不僅減少浪費,還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舉例來說,紡織業是傳統高耗能產業,轉型需求尤為迫切。宏遠興業前總經理葉清來最近曾分享紡織業如何透過向大自然學習,重新思考和設計生產流程以實現節能減碳的目標。由於紡織產業的供應鏈長且複雜,從纖維原料製造到成衣製造,每一環節都需要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並節約能源與資源。於是,宏遠自二○○七年起即開始導入永續發展模式,採用7R策略來提高能源與資源的生產力,7R包括重新思考(Rethink)、重新設計(Redesign)、減量(Reduce)、再利用(Reuse)、修復(Repair)、再生(Recycle)及復原(Recovery)。不僅擴展傳統的3R,更透過向大自然學習,推動低碳經濟的四大循環模式,包括生態設計循環、資源循環、事業廢棄物循環、以及碳循環,朝向2050碳中和目標邁進。

在實踐過程中,宏遠利用自然降溫技術,如種植樹木和安裝水簾,使工廠環境更加舒適,甚至在炎熱的夏天,員工的衣服也能保持乾爽,與許多傳統工廠形成鮮明對比。同時,運用煙囪效應原理,巧妙運用「風從哪來,風從哪去」讓工廠內部的空氣自然流通,減少冷氣的使用。這些改變都源自於對大自然的觀察和學習。宏遠的轉型經驗證明,從大自然學習是可行且高效的。例如,將工廠的廢棄物,如煤渣和污泥,進行再利用,製作成水泥和煤磚,既可解決廢棄物問題,又能創造經濟價值。這種「變廢為寶」(Waste to Wealth)的理念充分體現大自然的循環再生原則,並且能在經濟、社會和環境三者之間找到平衡,實現真正的綠色轉型和永續發展。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