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物思人」特展觀後:客家性的內涵與反思

◎羅烈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系副教授

十月底,我到臺北市客家主題文化公園之客家文化中心五樓,觀賞了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物思人》特展。這展覽由水谷藝術執行,張文豪策展,聯合九位藝術家用16項作品,「以物件與原鄉記憶,閱讀當代臺北客家」。我幾分觸動,反思亦多。

參與的藝術家與作品可以分成三個部份,首先是故鄉的土地,李行的電影《原鄉人》以及邱子晏回應李行《小城故事》的補拍影片,再加上彭啟原與策展團隊合作的鍾理和的文學,這幾個作品把「原鄉」、「鍾理和」、「客庄」、「李行」、「電影」、「紀錄片」與「彭啟原」串在一起,編織了臺北這移民城市的客家記憶。至於吳梓安《此岸:一個家庭故事》和羅玉梅《客途秋恨》所展現的離散、團圓與羈絆,則是這主題的異地回音。這幾組作品構成了整個展示的主旋律,亦即關於臺北都會客家,策展人與藝術家閱讀的結晶是「原鄉」及其往覆綿延的反思。

圖說:吳梓安《此岸:一個家庭故事》,2020,單頻道空間錄像裝置。(圖/許博彥攝影;北市客基會提供)

正如本展主題《物思人》,我也被幾個作品的物質本身所吸引。康雅筑一組四件中的《延續的循環》,用了棉線模擬了土地中的河流意象,配上無患子做成的肥皂,令人聯想到縫製與洗濯衣衫的女性。張猷琛《行路》則用好幾條金屬柔韌而規則地蜷彎在兩扇白牆間,再用戒指般小環圈在其中一端,像極了工業化來臨後,心繫家庭而往返於城鄉的工人心境。羅懿君一組三件的《子彈啞鈴》與《水雷壼鈴》的甘蔗渣滓與菸草,如另一作品《醣分子燃燒進行式ⅠⅡⅢ》,幽默地表達了糖的生產與消費歷程。我在這三件作品中,看到客家文化中的農工、男女、土地與家庭等素材與場景;更彷彿聽到「原鄉」主旋律的伴奏。

(圖/北市客基會提供)

至於客家紀錄片大導演彭啟原作品之一「檔案:《客家風雲》」與其藝術家兒子致穎的《山誦.Shansong》,父子倆正好符合了這場展示所想像的跨世代對話。《客家風雲》雜誌的創辦是移居都會就學的客庄知識份子,反思自己身份隱沒而發起的媒體實踐行動;彭導也在這呼喊下,上天下地翻遍每個客庄角落,拍成無數保存客家文化的紀錄片;致穎呼應彭導的早期作品,找來新人演出,探索酬神戲、傳統表演藝術、與流行文化的混種,呈現了臺灣客家戲曲的新貌。這場跨世代對話是整檔展示「客家性」的保證,但也似乎是展示主旋律的異音。

(圖/北市客基會提供)

關於「客家藝術」的定義是難解的習題,以彭導的客家身份及其畢生作品、客家風雲雜誌以及客家戲曲與山歌等內容,這自然足以確保《物思人》在臺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五樓藝展廳,不會因為客家性被挑剔太多。然而,如果《物思人》沒有這個小主題,整個展示就只以「原鄉」為主旋律,就使得「都會客家」的內涵變得單薄的思鄉而已;而這也就與其他移民故事相同,雖然依舊引人共鳴,但就是欠了幾分客家特殊性。換句話說,彭導與致穎的異音,提醒了策展人、藝術家與觀賞者,應該持續反思「臺北都會客家」的特殊性。

這個特殊性,除了故鄉之外,至少包含社會運動、公共事務、親屬鄰居關係的切斷與匿名、語言文化的傳統與創新、社團、媒體參與及身份認同等。尤其在這流動迅速的國際都會裡,族群認同也變得多重而深淺不一,成了臺北客家的課題,也會是藝術家窺看客家的窗口。我想,我也會這樣持續期待著城南新店溪畔這方展示空間,持續吸引著藝術家與觀眾,來此創作與對話。

(圖/北市客基會提供)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