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離岸風電區塊開發規則難玩? 樂觀看待、市場只會更熱

邱雅真

我國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的第一期招標(風場完工年度2026-2027年,兩年共3GW)投件在9月30日收件截止,丹麥開發商沃旭能源(Orsted)在同一天傍晚發布新聞稿表示,沃旭將不會參與在首輪競標,投下一顆震撼彈。

沃旭的聲明,多少也引起外界對於政府所訂定的區塊開發規則是否過於「難玩」的質疑,不過在筆者看來,沃旭的決定還是屬單一案例,畢竟除了沃旭之外,還是有許多開發商摩拳擦掌、使出渾身解數要在競標中脫穎而出。

根據媒體統計,此輪投標風場包含:天豐新能源(SBR)的達天、又德風場;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渢妙、渢佑、福芳風場;JERA與Corio合作的海鼎一號、二號、三號風場;上緯新能源的海盛(Formosa 4)、海碩(Formosa 5)風場;德國萊茵(RWE)與亞泥合作的竹風風場;德能(Enervest)的美森風場;台亞風能的環洋風場;北陸(NPI)的北能、加能風場。

我國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的第一期招標投件在9月30日收件截止,扣除掉沃旭有八家開發商搶六個案場的開發權。風電示意圖。(https://www.freepik.com/)我國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的第一期招標投件在9月30日收件截止,扣除掉沃旭有八家開發商搶六個案場的開發權。風電示意圖。(https://www.freepik.com/)

扣除掉沃旭還是有八家開發商搶六個案場的開發權,其中大多數還是第二階段就參與離岸風電遴選與競價的熟面孔,像是CIP、北陸、上緯、JERA和Corio、以及原本名稱叫達德(wpd)的天豐,都是在潛力場址階段就參與,多數還拿到風場開發權,現在正在台灣進行供應鏈製造、生產,或是在台灣海峽上進行施工。而德能公司是德國英華威集團旗下子公司,英華威更是投入台灣再生能源市場的先驅之一,開發許多陸域風電。

尤其上緯新能源不僅在本月高調舉辦品牌月、供應商大會誓師,更要挑戰離岸風電新技術。上緯新能源其海碩風場是目前第一個通過環評小組審查的「浮動式水下基礎風場」,上緯新能源也表示今年海盛、海碩兩個風場會一併送件。足見其不僅要當台灣固定式風電的「開海始祖」,連浮動式風電的市場也都跑第一。

更別說在2023年,還有更多開發商等著進來開發,像是西班牙市場總值最大的能源集團伊比德羅拉(Iberdrola)、法國公用電力公司法國電力(EDF)、亞太區最大的再生能源開發商韋能能源(Vena Energy),還有專注於浮動式風電的開發商,像是在全球足跡遍佈歐洲、亞洲、大洋洲跟中南美洲的貝富新能源(Bluefloat Energy)、在蘇格蘭開發最大浮動風場Kincardine的福廷綠能源(Flotation Energy)等,就連荷蘭石油巨殼牌(Shell)都傳出密切觀望要進入台灣市場。如果台灣離岸風電市場真的做不起來,又為什麼這麼多國際開發商要前仆後繼的來插旗呢?

影響沃旭能源決策背後關鍵因素其實外界不可考,恐怕只有內部人士才知實情,可能是受總體經濟環境影響,可能是對地緣政治風險的評估,也可能身為上市公司,有更多投資決定上有諸多限制。政府提出的區塊開發競標規則或許不是百分之百完善,還有進步空間,不過業界仍是樂觀看待市場發展,並預期2023、2024年的競標市場只會越來越熱。

(客座講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