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楽坂雯麗
與《勇者鬥惡龍》主打鳥山明世界觀的人設、怪物設計,或是《太空戰士》融合了北歐及各國風格神話元素的基本設定不同,《鬥人魔境傳》(ヘラクレスの栄光,直譯為「海克力斯的光榮」)別出心裁地以古希臘的神話世界作為遊戲的背景舞台,並且請出在希臘神話中廣為人所知的大力士海克力斯(ヘラクレス)為主角。
雖說當時在日本娛樂作品當中,也有著《聖鬥士星矢》這類以希臘神話為基礎的熱門作品,但在遊戲世界中,以古希臘風格主打的RPG作品尚不多見。
《鬥人魔境傳》遊戲卡匣外盒插畫,為這個英雄救美的故事很好地定了調。(網路)
《鬥人魔境傳》的故事內容,以希臘神話中「海克力斯的十二偉業」為劇情基礎,並以救出遭到冥王黑帝斯擄走的維納斯女神(但其實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的女神)為玩家的最終目的。而海克力斯在這十二項偉業中所打倒的怪物們,在《鬥人魔境傳》當中也就成了需要加以一一挑戰的中頭目角色。有趣的是,在《鬥人魔境傳》裡,玩家甚至可以在戰鬥時與這些中頭目對話——這在當時也是個奇妙的設計。
與大地圖一體的城鎮。但是可供進入的建築物設施或商店並沒有招牌標明,玩家只能一間間去試驗。(網路)
不過,《鬥人魔境傳》也有著FC初期RPG特有的不親切設計,例如玩家如果對NPC的提示訊息照單全收,可能反而會陷入卡關的窘境;這也反映了當時大多數RPG都以玩家會購買攻略本為前提的遊戲設計思維。另外,《鬥人魔境傳》中的武器與防具都各自有耐久度的設定(筆者個人非常不喜歡這類耗損系統);更特別的是,遊戲中的世界地圖與城鎮村莊,並沒有分開處理,而是完整地無縫呈現在大地圖之上。
雖然這距離今日我們所熟悉的「開放世界遊戲」(Open World Game)還有一大段距離,但在當時也是相當罕見的做法。
就像《勇者鬥惡龍》一代,《鬥人魔境傳》並沒有團隊或隊友的概念,玩家真的就只是操作海克力斯一個人去冒險,但與充滿學習能力的萬能勇者不同,海克力斯身為大力士,是不屑於使用任何魔法或法術的「絕對物理系肌肉主角」——倒是敵人與怪物會毫不客氣地施放咒文攻擊而來。或許可能是因為身為傳說中的大力士,在戰鬥中,海克力斯還會喊出「要上了!」、「這招怎麼樣!」、「不妙啦!」⋯⋯之類的昭和大叔發語詞,這有點超乎希臘神話架構外的「笑點」也成為這遊戲的一項系列特徵,而在往後的續作中被採用。
遊戲發售前後的宣傳摺頁。在電玩影音還不發達的時代,像這類的印刷品很能刺激玩家的想像力,補完尚未完善的遊戲世界觀。(網路)
除了武器防具有耐久度設定之外,在裝備細節上,《鬥人魔境傳》還區分了單手武器(攻擊力較弱但可持盾)與雙手武器的概念。當裝備受損時,主角就必須大老遠回到雅典城,尋找鍛冶師赫菲斯托斯付費修護;當遊戲進入中後期,玩家手頭較為闊綽之後,就可以支付5000G來雇用赫菲斯托斯隨行,讓他在每次戰鬥後都自動修復海克力斯的武器與防具。
詭異的是,被大力士「雇用」的赫菲斯托斯,在遊戲系統上卻不是主角的隊友,而竟只是一項稱為「鍛冶師」的「道具」!被當道具用還不說,如果玩家高興的話,還可以把他直接賣給道具店變現——這種屈辱的待遇對於一位希臘神話中的鍛冶之神而言,實在是太過難堪,也成了少數《鬥人魔境傳》老玩家們津津樂道的老哏。
遊戲中的交易畫面。以當時一般RPG的製作來說,頗為細緻了。(網路)
《鬥人魔境傳》採用密碼接關,但密碼系統寫得相當寬鬆,即使密碼字元略有出入,也可以成功接關,還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好處(或Bug)出現;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接關讀取進度後,遊戲中所有的頭目角色及開過的寶箱,都會復原——由於《鬥人魔境傳》中的所有道具,包括破關必須的關鍵道具,都能夠被賣掉,所以儘管這嚴重影響了遊戲平衡度,但卻應該不是遊戲臭蟲,而是刻意的設計,讓不慎賣掉重要道具的玩家能有補救的機會。
《鬥人魔境傳》後來在FC與SFC上,都推出過續作,但在系統上明顯地轉向,與其他更加知名熱銷的主流日系RPG靠攏,不如初代一般特異獨行;而與同時期起家的其他日系RPG系列相比,《鬥人魔境傳》由於題材一貫以希臘神話為背景,多少也限制了遊戲系列化的發展空間,因此系列在SFC上的第四代推出後,就陷入沉寂,一直到DECO破產後的2008年,才有其他廠商接續系列品牌,在NDS上推出了續作《鬥人魔境傳:魂之證明》,但在這之後也就不再有續作的消息了。
歷經千辛萬苦,主角終於自冥王的手中救出女神。當年光是這麼一點大的點陣圖像,就夠小男生興奮好一陣子了⋯⋯。(網路)
如果您也自命為老遊戲愛好者,而且對FC上的那些家喻戶曉的主流懷舊RPG已經有點厭倦了的話,《鬥人魔境傳》或許是個假日閒暇時自我挑戰的好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