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1916年5月《賽克斯—皮科協議》(Sykes-Picot Agreement)簽署後,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與巴勒斯坦(Palestine)畫歸英國,敘利亞(Syria)地區則給了法國。然而,這樣的勢力範圍劃分只是英法競爭下的最大公約數。再加上此時巴勒斯坦還有大量的猶太人移入,取代了阿拉伯人在這區域的主體性,連帶也造成了族群之間的衝突。
1948年在以色列建國與戰爭之後,許多巴勒斯坦人被迫離散,其中不少人遷移到黎巴嫩南部。(圖:David Boyer)
彼時的英法並非關係友好的國家,僅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為了對抗德國而結盟。戰爭期間兩方雖已商談若取得勝利,彼此應如何安排戰利品,但其實兩國仍處於較勁狀態。近代法國曾獲得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許可,在東地中海享有保護基督徒與聖地耶路撒冷(Jerusalem)的特權,到了20世紀,法國仍然持續關注這一區域。只是當時的英國在地中海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對於法國的企圖心感到困擾。《賽克斯—皮科協議》將耶路撒冷歸為國際共管,只是權宜之計,讓英國不至於直接進入這個區域,也讓法國得以抱持一些希望。
然而《賽克斯—皮科協議》畢竟只是一份沒有公開的文件,變動的可能性極大。於是英國政府把鬼點子動到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運動上,英國出手協助當時正在尋求復國機會的猶太復國主義者(Zionist),可光明正大聲稱這是為了協助在外地漂流兩千年、到處受人歧視的弱小族群,情操相當高大上。1917年11月,英國外交部長貝爾福(Arthur Balfour)的《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表示英國政府將協助猶太人建立家園。諷刺的是,戰爭期間曾與英國人合作的諸多阿拉伯人,原本希望能在戰勝後建立北從敘利亞南至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王國,宣言一出,阿拉伯王國便成了無法實現的幻影。
1918年英法戰勝鄂圖曼後,便開始進行支解帝國的工作。英法繼續以《賽克斯—皮科協議》的基礎,正式劃分勢力範圍的界線,但事情進行的沒有想像中容易,其中不但有阿拉伯人的意見,猶太復國主義者的要求也與英法的想法相左。英法為黎巴嫩南部與巴勒斯坦北部的邊界畫分,傷了不少腦筋。屬於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Mohammad)的哈希姆家族(Hashmite),在戰爭期間與英國軍隊有密切的合作,家族成員之一的費薩爾(Faysal)在1920年年初獲得敘利亞人推舉為國王。但此時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已經頗具影響力,法國也因為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賦予的「委任託管」(mandate)權力,得到進入敘利亞地區的合理藉口。
一時之間,東地中海集結了阿拉伯人、猶太復國主義者以及英法兩國的勢力。其中最不具決定權的是阿拉伯人,費薩爾很快就遭到法國軍隊驅離,留下英法與猶太復國主義者意見交鋒的問題。猶太復國主義者主張以《舊約聖經》中,從「但(Dan)到別示巴(Beersheba)」,做為他們居住的地區。而1860年黎巴嫩地區穆斯林與基督徒爆發衝突,法國介入後,鄂圖曼同意法國在此地的保護權,甚至以基督徒做為總督,黎巴嫩儼然已獨立於鄂圖曼管轄外的地區。於是,以基督徒為首的黎巴嫩議會,便主張維持1861年自治之後所劃定的疆界,南部的艾雲(Marj ’Ayunn)也包括在其中,往西以利塔尼河(River Litani)為自然疆界。
這些討論尚未有得出結果的一天,整體的西亞局勢也難撥雲見日。鄂圖曼政府最終雖然在1920年8月簽署了戰勝國要求的《色弗爾條約》(Treaty of Sevres),但當時敘利亞與伊拉克(Iraq)的阿拉伯人抵抗激烈,同時,凱末爾(Mustafa Kemal)在英法在佔領區的北方形成相當大的威脅。英法勉強於1920年12月23日達成一項協議,黎巴嫩與巴勒斯坦之間,以巴尼亞斯(Banias)為東北端,往西到到了梅特阿拉(Metullah),再往西進到了推羅(Tyre)一帶為界。這裡以利塔尼盆地(Litani Basin)做為自然疆界,盆地以南屬於巴勒斯坦。猶太復國主義者想要的但,也就得以在巴勒斯坦境內,也算是符合他們一部分的基本要求。
1920年10月25日,《泰晤士報》有關邊界線討論的報導。(維基共享)
英法雙方進一步互派駐紮當地的軍人做為協談細部的劃分的代表,英國的鈕康比上校(Lieutenant Colonel Stewart Newcombe)與法國保雷特上校(Lieutenant Colonel N. Paulet),兩人以《賽克斯—皮科協議》為基礎,確立英法在西亞之間的界線。今日有若干學者認為《賽克斯—皮科協議》並非西亞地區混亂的根源,然而當時英法對於勢力範圍劃分,確實都是以《賽克斯—皮科協議》為基礎。造成當地人的不滿是必然結果,像是部分黎巴嫩南方的什葉派(Shiite)穆斯林不願意接受法國管轄;而一些黎巴嫩南部的阿拉伯人渾然不知情勢已然大變,當然也不了解為什麼進入英國勢力範圍的猶太人居住區竟會被逮捕;有些阿拉伯部落雖不喜歡法國人,但因為不想與猶太人為鄰,反而自願成為黎巴嫩的一部分。
鈕康比另一個關注點是巴勒斯坦的用水問題,因為只有加利利海一帶有足夠的水源可供使用,故鈕康比希望英國能擁有這一區域,以讓出加利利海西側到東地中海岸做為交換,這讓黎巴嫩南部比1920年12月的協議還更向南推進,算是給法國的補償。當時英法的報告書提到:「英國談的是水源,而法國談的是尊嚴。」到了1923年3月,《鈕康比—保雷特協議》簽訂,黎巴嫩與巴勒斯坦的劃分風波就此告一段落。
當然這並不是事情的結局,往後1948年在以色列建國與戰爭之後,許多巴勒斯坦人被迫離散,其中不少人遷移到黎巴嫩南部,他們對抗以色列的行動也使得以黎關係不佳,這也是黎巴嫩政府對巴勒斯坦人不甚友善的原因。於是,1982年以色列與黎巴嫩爆發戰爭,也非意料之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