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外約旦—敘利亞問題與英法兩國

法國對於1920年英法的界線劃分並不滿意,只是法國一再向南推進,將影響英國正在規畫鋪設的摩蘇爾—海法油管。無論如何,英法都只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最無奈的是當地的阿拉伯居民,而處境最尷尬的則是阿布杜拉這個沒有決定權的外約旦領導人。儘管英國保住外約旦的領土不被法國吞噬,有助於阿布杜拉的掌政,但同時也代表阿布杜拉對於北方區域的發展毫無決定權。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1920年代是現代西亞國家版圖劃分的重要年代,緣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國家與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的勢力競爭。英法兩國在戰爭期間已有瓜分鄂圖曼的計劃,即1916年《賽克斯—皮科協議》(Sykes-Picot Agreement),將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與巴勒斯坦(Palestine)劃歸英國,而敘利亞(Syria)地區歸給法國。不過,英法對於西亞區域的版圖劃分,與當地阿拉伯人的認知差距極大,這導致英法與阿拉伯人之間衝突不斷,英法只能靠著勢力強大的「流氓氣焰」壓制阿拉伯人的抵抗。

法國是近代最早與鄂圖曼建交的歐洲國家,16世紀期間,法國面對歐洲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的壓力,而同時鄂圖曼則懷著進入歐洲的企圖心,雙方一拍即合。法國與鄂圖曼面對共同對手,雙方於1536年建交且簽署條約。鄂圖曼給予法國治外法權(extraterritoriality),即法國人在鄂圖曼境內享有不受鄂圖曼律法管理的特權。法國較其他歐洲勢力來得更具優勢,就是接受了鄂圖曼的「施捨」,而法國也藉此取得對鄂圖曼境內基督教徒(11世紀十字軍東征留下的歐洲人後代)與聖地的保護權,主要是集中在東地中海地區,也稱黎凡特(Levant)地區。

儘管法國勢力在18世紀英法七年戰爭後已然式微,但1798年時,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攻下埃及,同時企圖進軍敘利亞,以期再次取得於東地中海的優勢。儘管1801年法軍遭到鄂圖曼軍隊與英軍擊退,但1853年法國以爭取耶路撒冷(Jerusalem)保護權為由,再次揮軍鄂圖曼,最後釀成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法國一再強調,今日黎巴嫩(Lebanon)境內的基督教馬龍派(Manorite),是他們要保護的對象,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控制黎凡特地區的企圖,藉由《賽克斯—皮科協議》反映出來。法國表現出希望重新取得自16世紀以來在黎凡特擁有政治優勢的企圖,這對英國來說是個壓力,但對法國來說並非過份要求。

法國取得對鄂圖曼境內基督教徒與聖地的保護權,主要是集中在東地中海地區,也稱黎凡特(紅色處)地區。(wiktionary.org/)

一開始《賽克斯—皮科協議》僅是英法兩國私下協議,直到1920年英法欲藉著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的「委任託管」(mandate)「合法」佔領西亞地區時,兩強的佔領區界線都未明確劃出。同時,英法也都面臨阿拉伯人的頑強抵抗。戰爭期間,英國與阿拉伯半島的哈希姆(Hashemite)家族合作,哈希姆試圖於戰後建立阿拉伯王國,戰後,家族成員費薩爾(Faysal)在1920年初於敘利亞登基為王。但因為英法的瓜分,費薩爾的王國夢在同一年就遭到法軍粉碎。隨後,兩強協議以雅爾木克河(Yarmouk River)與德魯茲山區(Jabal Druze),做為委任託管區的交界,同年12月底再次敲定由東部的阿布卡馬勒(Abu Kemal)直接往西南劃到德魯茲山區的伊姆坦(Imtan),接著往西北進入雅爾木克河谷(Yarmouk Valley)。

然而,當地阿拉伯人對於此區域的界定與歐洲國家的實際劃分並不相同。過去阿拉伯人對於敘利亞的概念,並非當代的敘利亞,區域範圍更廣大,西側是地中海東岸、北方則是以陶魯斯山(Taurus Mountains)為界,向東到敘利亞沙漠(Syrian Desert),往南則是抵達西奈沙漠(Sinai Desert),費薩爾在敘利亞稱王,阿拉伯王國就算是初步建立了。此外,儘管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的「民族自決」(self-determination)原則在當時蔚為風潮,但英法兩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並不認同。於是,費薩爾建立的王國或許符合威爾遜的「民族自決」,但問題在於並不符合英法的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利益。

費薩爾在1920年初於敘利亞登基為王。但因為英法的瓜分,費薩爾的王國在同一年就遭到法軍粉碎。(http://www.syrianhistory.com/)

費薩爾失勢後,其兄長阿布杜拉(Abdullah)從阿拉伯半島的漢志(Hejaz)北上欲對抗法國,英國為了不讓「委任託管」破局,必須想方設法不與法國衝突。同時,英國也需要阿拉伯人的協助以管理阿拉伯地區,因此在1921年英國讓費薩爾管理伊拉克,伊拉克西側到約旦河(Jordan River)之間的外約旦(Transjordan)則交給阿布杜拉。哈希姆家族的兩兄弟都意識到,唯有藉著英國的力量,才有機會取得一定程度的政治權力。不過,阿布杜拉在外約旦的管轄,到了1924年仍須倚靠英國的殖民勢力才得以穩定,而敘利亞的阿拉伯人抗爭尚未結束,例如1925年德魯茲地區的抗爭,導致英(外約旦)法(敘利亞)的邊界劃分,更難以得到解決方案。法國也因向聚居於外約旦北部的巴尼薩赫爾部落(Bani Sakhr)收稅,遭到該部落的抵抗。

法國的行動對英國與阿布杜拉來說都是威脅,兩強權與當地勢力仍舊持續拉扯與對立。顯然的,法國對於1920年英法的界線劃分並不滿意,只是法國一再向南推進,將影響英國正在規畫鋪設的摩蘇爾—海法油管(Mosul-Haifa Pipe Line)。無論如何,英法都只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最無奈的是當地的阿拉伯居民,而處境最尷尬的則是阿布杜拉這個沒有決定權的外約旦領導人。儘管英國保住外約旦的領土不被法國吞噬,有助於阿布杜拉的掌政,但同時也代表阿布杜拉對於北方區域的發展毫無決定權。

1931年10月,外約旦與敘利亞邊界劃分於巴黎展開協商。英法談判代表互不退讓,使得最後協商結果相較於1920年的決定並無太多的變動。雅爾木克河谷地區,以河流的深泓線(最深谷底線)做為界線,德魯茲山區除了阿瓦德(Awad)劃給英國之外,仍屬於敘利亞。在協商過程中,英法雙方同意當地部落仍維持既有資產、土地、還可以跨越邊界耕作,不需要繳付稅金。當然,這個結果只是英法取得了彼此間的最大公約數,往後這些既存的矛盾是趨於和緩還是緊張,全看英法關係的好壞,相當諷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