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伊拉克—外約旦問題與英國

英國雖然操控了伊拉克、外約旦、巴勒斯坦地區的發展,也在這些地區鋪設了從摩蘇爾到巴勒斯坦的油管,擴大了英國的利益,但是這些鄂圖曼土崩瓦解後形成的新版圖,始終不是阿拉伯人心中所願。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哈希姆(Hashmite)家族選擇與英國合作,領導人胡笙(Hossein)的兩個兒子,阿布杜拉(Abdullah)與費薩爾(Faysal)自然都受到英國的關注。當然,英國主要的目的是利用他們對抗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 1916年《賽克斯—皮科協議》(Sykes-Picot Agreement)瓜分了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與黎凡特(Levant),讓哈希姆家族的阿拉伯王國美夢破滅。不過,1921年英國建立的伊拉克(Iraq),卻由費薩爾擔任國王,而阿布杜拉則管理另一個地區外約旦(Transjordan)。這對哈希姆家族的發展有什麼影響?費薩爾與阿布杜拉的關係又是如何?

外約旦怎麼來的?

《賽克斯—皮科協議》簽署時,英國佔領區僅分為伊拉克與巴勒斯坦(Palestine)兩地。1920年英法透過《聖雷莫協定》(San Remo Convention)確定勢力範圍,英國將鄂圖曼時期的三個省分-巴斯拉(Basra)、巴格達(Baghdad)、摩蘇爾(Mosul)合併成為伊拉克領土,巴勒斯坦則是由地中海東岸向東延伸到伊拉克西側邊界的區塊。然而,1917年11月英國外交部長貝爾福(Arthur Balfour)的《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支持猶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建立家園,就讓這區域產生新的變化。英國當時的設想是,地中海東岸包括耶路撒冷(Jerusalem)規畫為猶太人居住區,讓猶太復國主義者(Zionists)移入,然後以東側的約旦河(River Jordan)為界線,讓河流東岸至伊拉克之間—稱為外約旦(Transjordan),就可供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移居,其實就是以難民營的概念所劃分出來的。

深橘色區域是以約旦河為界線,東岸至伊拉克之間的外約旦地區。(圖:網路)

1920年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甫成立,由英國與法國「委任託管」(mandate)西亞地區,就成了合理化英法佔領的理由。英法在該年都面臨了阿拉伯人的抵抗,原本費薩爾在敘利亞(Syria)地區稱王,被法國趕走。但英國為了穩住伊拉克的秩序,卻在1921年8月讓費薩爾在伊拉克登基。一切來得太突然,原有消息指出英國有意讓阿布杜拉做為伊拉克地區的領導人。但一些在西亞的英國官員向來就不喜歡阿布杜拉,認為他沒道德、靡爛、太有企圖心,未來肯定會造成問題。反觀費薩爾在英國官員之間較無負面形象,阿布杜拉或許是遭到「刻意」忽略,而兩兄弟在阿拉伯地區的地位轉變,也讓阿布杜拉對費薩爾頗有微詞。

其實費薩爾只是運氣剛好,他想必無意造成兄弟之間的心結,但他猶如眾所矚目的政治明星,不但在1919年參與大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隨後還在敘利亞稱王。反觀阿布杜拉卻是在阿拉伯半島(Arabia)辛苦處理與各方部落的關係,且在1919年5月遭到紹德家族(Saud)擊敗。1920年,費薩爾遭法國驅離後,他北上欲進入敘利亞。在阿布杜拉的回憶錄提到,他與父親胡笙不合,待在父親身旁反而難有作為。因此阿布杜拉率軍前往敘利亞,具有取得政治聲望的意涵。

英國與法國自《賽克斯—皮科協議》以來的協商已發生過許多爭執,此時阿布杜拉若再對法國的敘利亞造成威脅,必然將毀壞英法之間表面的和諧,法軍或許會因此南下進入外約旦,讓兩國在西亞的「委任託管」破局。時任英國殖民大臣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與阿布杜拉交涉之後,提供阿布杜拉相當多的經濟援助,希望他待在外約旦,只要聽話,這一塊地方就由他來管理。阿布杜拉也清楚自身實力的侷限,在提出的許多要求都得不到英國正面回應(例如阿布杜拉想合併外約旦與伊拉克),終於明白英國的態度強硬,遂同意由英國主導一切事務。

時任英國殖民大臣邱吉爾與阿布杜拉。(維基共享)

英國本來就無意讓哈希姆家族掌握阿拉伯地區,只是1920年阿拉伯秩序的問題讓英國傷透腦筋,才轉而讓費薩爾與阿布杜拉分別掌管伊拉克與外約旦,表面上還表達這是補償之意。費薩爾與阿布杜拉也不得不選擇向英國靠攏,這必然是為了取得政治優勢的折衷方式。雖不盡如人意,但仍不失是為了進一步發展的權宜之計。對他人而言,這兩兄弟就是「阿奸」(阿拉伯奸細),但他們的初衷仍是為了盡可能捍衛阿拉伯人的權益。只不過,伊拉克與外約旦建立的性質不同,費薩爾在伊拉克登基為王,但阿布杜拉卻是「埃米爾」(Amir),這個職稱在阿拉伯世界意指指揮官、統治者等。阿布杜拉曾不斷向費薩爾示意該讓自己當伊拉克國王,但費薩爾並沒有退讓過。

其實外約旦並不像巴勒斯坦有猶太人移入的問題,也沒有伊拉克有摩蘇爾歸屬的爭議,而且此區並無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對英國來說反而不難掌握。這兩兄弟掌握的國家並沒有邊界劃分的問題,因為英法在畫分出伊拉克與敘利亞邊界後,才在1921年由原本既定的巴勒斯坦範圍內再劃出外約旦,因此沒有太多爭議。兩個哈希姆家族勢力在邊界上沒有太嚴格的管轄,部落可以自由來去,這部份大概算是最符合阿拉伯本質的安排。

伊拉克與外約旦這兩個哈希姆家族勢力,或許是兩方為兄弟的關係,故較少激烈的對峙。不過,阿布杜拉在回憶錄裡提過他從來都沒有滿意過外約旦這塊土地。1933年9月費薩爾去世,其子加齊(Ghzai)繼承王位後,阿布杜拉有意做為加齊的導師,既然當不了伊拉克國王,當伊拉克國王的導師總可以吧。尤其當他父親胡笙於1935年去世之後,阿布杜拉更覺得自己是阿拉伯世界地位最重要之人。同時,阿布杜拉並不認為巴勒斯坦應接受英國安排做為猶太人家園。可見,英國雖然操控了伊拉克、外約旦、巴勒斯坦地區的發展,也在這些地區鋪設了從摩蘇爾到巴勒斯坦的油管,擴大了英國的利益,但是這些鄂圖曼土崩瓦解後形成的新版圖,始終不是阿拉伯人心中所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