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永旺
前一陣子,在野黨時代力量提出所謂囤房稅,也就是把房屋稅屬於中央法令制定的稅率,從現有的1.2%調到2.4%,隨著持有戶數數量提高,最高可以課徵10%稅率。縱然,時代力量提出的版本把一戶自住最低稅率調降到1%,且維持三戶以內視為自住,三戶以上才累進稅率,但這樣真的能抑制房價嗎?
不會,而且這恐怕會變成災難。
台灣的房屋需求,會根據不同地方,而「需求彈性」不同,什麼意思?用白話說,隨著人口老化且往都市集中,在各大都市內的蛋黃區,因為有捷運、公車、公園等公共設施,而且人口密集區的醫療院所比較近等因素,這些大都市的買房需求,不會因為價格變貴而不想買,反而會更想買,最多是從年輕人買不起,變成由父母幫忙買。囤房稅貿然提高稅率為什麼會變成災難?
時代力量提出的囤房稅版本真的能抑制房價嗎?(資料照)
台灣鄉下地區人口老化,外移減少,很多早年到都市打拼的人,現在都接近退休年齡,子女也長大開始工作或成家。但很多家庭,事實上在鄉下是有房子的,這些房子有些讓祖父母繼續住,或祖父母老了跟著在市區的房子住,或已不在了。這些鄉下地方的老房子,可能已經登記在子女名下,卻沒有人住。
這樣一個快退休的中產階級家庭,很容易名下有二、三戶房子,但其中有鄉下的老房子。而為了幫子女買房,避開贈與稅,通常可能在自家公寓,同棟有房出售的情況下,再添購第三戶、第四戶等,讓長大成家的子女來居住。
因此很多人不是為了囤房炒作,而是依照現行法律與現實做出的妥協。所以如果不把台灣鄉下地區凋零而沒人住的房子,這個普遍存在的事情考慮進去,只想著只要有超過三戶房子,就是囤房,必須要多繳稅,那是典型的從台北看天下的冷氣房決策。
這種稅,只會讓中產階級家庭負擔更多稅收,且推高市區房價,讓更多人背負更高的房貸,這是徹底的社會災難。
房子的供給不能增加,房屋需求也降不下來,北市府提出囤房稅只會提高房價,以北市府財源之充足,不如好好興建社宅。(資料照)
再看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的版本,建議「把三戶自住優惠取消」,這可以看出柯文哲對台灣房屋持有現況的無知,如上我就不再贅述。
台北市的房屋需求,因為中央政府四十年來挹注大量資源在首都各式建設,如捷運、高鐵台鐵三鐵共構、公園綠地開放等,台北市要提高囤房稅,必然使房價更高,因為台北市土地有限,而台北市政府的社會住宅進度嚴重落後、都市更新更是緩慢。房子的供給不能增加,房屋需求也降不下來,北市府提出囤房稅只會提高房價,以台北市政府財源之充足,不如好好興建社宅。
柯文哲市長第一任期提出的「4年2萬戶、8年5萬戶」的社會住宅政策,到現在為止,開始設計跟開工才不到1萬戶。柯文哲市長已經當了4年10個月了,確定完工僅有866戶,而自己評估兩任市長任期結束會完工8427戶,並預計到2026年可以全部完成15609戶。
柯文哲提出囤房稅不切實際就算了,自己提出的政策,「8年5萬戶」,縮水成「10年1.5萬戶」,只願意執行三成。執政四年十個月過去,目前興建完成只有866戶,以一任2萬戶的承諾為基準,只完成4.33%;若用8427戶計算,二任5萬戶的政策主張,目前的執行率也只有16.85%。
柯文哲市長,您所強調的居住正義,正被您的執政效率低落給打敗,這麼低的社會住宅完成度、執行率,不能從房屋市場的供給面來解決青年居住問題,現在還要提出囤房稅推高台北市房價,這不會令人聯想到:你提囤房稅只是在掩蓋執政無能嗎?
最後,其實要抑制「蛋黃區」的房價,避免超高價豪宅推高周邊房價,台北市不用調高囤房稅,就能達到課豪宅稅的效果,因為依照《房屋稅條例》第11條,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可以針對房屋標準價格,「在不同街區地段做調整」。要知道,房屋稅的繳納金額,是「稅率」乘上「房屋標準價格」,台北市明明可以對超高價豪宅區提高房屋標準價格,來抑制不合理地段的房價。
除非,柯文哲市長當了快五年還不懂這個規定。否則,提出囤房稅把問題丟給中央政府,自己躲過得罪住豪宅的企業家們的風險,這不會太政治操作了嗎?
(大學經濟系教授)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