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工輔法》修正案是為解決國民黨留下的歷史共業

◎孟青城

爭議多時的《工廠管理輔導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在立院三讀通過,此法的通過對台灣的農地工廠管理來說別具意義,從過去到現在,台灣有很多在農地的違章工廠,這個法案不僅能解決累積多年的問題,同時也能兼顧工廠的生存權益,也對環境採取一定程度的保護。本次修法重點為針對農地既存的低污染未登記工廠,須在2年內申請納管、3年內提工廠改善計畫,10年內取得「特定工廠登記」,也訂定20年的落日條款。

目前全國農地大約有1.4萬公頃的未登記工廠、3.8萬家未登記工廠,無論是數量及就業人口,都佔台灣就業人口很高比例,尤其是中南部一帶的未登記工廠,很多更是隱形冠軍和台灣經濟奇蹟的關鍵,如果政府強行拆除,將對這些傳統產業造成很大衝擊,也將影響到眾多就業人口生計,更是對台灣隱形冠軍的品牌造成傷害,如果政府不對這些工廠全面納管,也無法保護環境,因此必須在環境安全、居民就業跟經濟發展三個方面取得平衡。

此次《工輔法》修法重點最主要是增訂20年落日條款。(資料照)

這次的修法重點最主要就是增訂20年落日條款,社會各界以及環保團體關心違章工廠沒有落日,因此政府也從善如流,接受社會意見,訂定出20年的落日條款。有環保團體認為20年太久,應該訂為5年,也有媒體社論指出20年後政府又會再度延期,但20年這個年限是一個合理的數字,這些工廠都是在台灣產業鏈上佔關鍵角色,例如彰化的水五金工廠、高雄的螺帽工廠等等,這些產業要擴大工廠的規模,甚是要將廠房搬到新土地上都需要時間,3至5年內是不可能將全台灣3.8萬家未登記工廠全面搬遷,讓這些工廠有充分的時間和餘裕能夠轉型,同時在制度化之下納管,才是負責任也是最可行的方式。

而政府也規定2016年5月19日前的未登記低污染工廠,需在2年內申請納管,並且要在在期限內完成改善,針對中高污染工廠也訂定輔導期限和方式,並且更限制2016年5月20日後新增的未登記工廠,將停水停電及拆除,同時也鼓勵全民監督和檢舉,這些措施都設下很高的門檻。此外,地方政府也將輔導工廠用地合法,在群聚地區優先採新訂都市計畫,或開發產業園區規劃,針對其他非都市土地,或是都市計畫內的零星特定工廠,業者也都可提出用地合法計畫,依不同的計畫法規來辦理,這一切就是要在「全面納管、就地輔導」原則下,達成「拚經濟、顧環保、守農地」目標。

這次《工輔法》的修法是兼顧環境、就業和經濟發展的三贏,但國民黨立委不僅沒有幫上什麼忙,反而只會在一邊說風涼話,國民黨委員說蔡英文、蘇貞昌是歷史罪人,但真正的歷史罪人就是國民黨,當年國民黨沒有一套完整的都市計畫,也放任各種工廠遍佈在全台的農地上,更放任高汙染和高耗能破壞台灣的良田,今天民進黨政府有誠意解決違章工廠的問題,試問源頭不就是國民黨嗎?國民黨又說民進黨沒有作好政策評估,但這個法自蔡英文政府2016年上任就開始處理,張景森政委、經濟部和相關單位也和業者、立法委員以及環團進行無數次溝通過,今天終於取得一個衡平的方案,國民黨一點心力都沒有付出,卻還有臉指責政府?

國民黨又說,此法通過後會讓違章工廠越來越多,但本法法條已規定2016年5月20號之後新增的未登記工廠就要拆除,請問國民黨的委員們是哪隻眼睛看到此法會讓違法工廠越來越多?況且國民黨諸公別忘記,早在2010年是馬英九政府讓7400多家違法工廠登記為「臨時登記工廠」,並給予10年的寬限改善期,讓他們申請為合法納管,馬英九政府當初沒有處理完的問題,今天是民進黨政府展現魄力來完成,國民黨委員們如果要罵的話,不是該回頭去罵當初辦事不力的馬英九?

其實農地上的違章工廠是歷史共業,去怪任何一個政府都沒有意義,這是台灣過去產業發展的權宜和過度之計,當初也有其存在的道理和意義,最重要的是要讓這些工廠與時俱進,同時也要漸進式地輔導他們轉型成功,今天民進黨政府花了很大的努力邁進,請國民黨不要再當作沒看到,一起為台灣的產業轉型付出一點心力吧。

(智庫研究助理)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