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抒敏
大家的名字是誰取的呢?除了父母長輩之外,也有可能是算命先生,每一個時代也都有流行的菜市場名。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你家附近出現了一個考古遺址,那要取什麼名字呢?
記得我小學的時候,在社會課本裡看到「大坌坑文化」、「長濱文化」等等許多難解又難記的名詞,那時候沒什麼文學造詣,還因為念錯成「大糞坑文化」被同學笑了好久。我當時就想,這麼難記的名字到底是誰取的?
考古學中的姓名學:史前文化如何取名字?
一般來說,遺址的命名方式,通常是以發現該遺址的地點來稱呼,通常是村落或小地名;而史前文化的命名,則是以最早發現可代表該文化的遺址名稱定名,例如:位於臺南市永康區蔦松的蔦松遺址是蔦松文化的代表遺址、臺南市仁德區牛稠子的牛稠子遺址是牛稠子文化的代表遺址──這兩個臺南重要遺址唸起來好像繞口令,一會兒遺址一會兒文化,舌頭都快打結了!到底什麼是「遺址」?什麼是考古學家所說的「文化」?遺址和文化之間又有什麼糾結的關係呢?
在考古資料中,為了方便討論出土資料間的關係,因此選取較具代表性的特徵,配合其時空分布劃定出考古學中「文化」的概念,而考古學文化的內涵、分布範圍、時間跨距等面向,也經常會隨著發掘工作與研究成果而變化。
另外,由於遺址代表的是空間範圍,而考古學文化則同時含有時間與空間的範圍,因此在一個遺址中,可能發現不只一個文化,一個文化也可能出現在數個遺址中。我也曾天真地以為蔦松文化就只出現在蔦松遺址,事實上,目前在臺南大約有 150 個遺址皆有出土蔦松文化的器物,其中的西寮遺址則可見到包含了大湖文化、蔦松文化等不同時期及文化的器物。
總之,若能釐清考古學中遺址與文化的概念,就能明白這兩者的命名方式,與發現遺址的緣分(最早的發現地)有關,以最小地名命名的方式,看似無聊簡單,實際上地名可能包含了自然環境或是人文歷史的意義,能夠提供考古學者在判斷地層堆積、遺址形成過程等時,更多的地方資訊。
熱鬧的史前臺南:以臺南考古遺址命名的史前文化
在前面的章節裡,我們有提到過大坌坑文化曾經遍佈全臺,照我們前面說的定義,大坌坑遺址是大坌坑文化最早的遺址,南部的鄉親看到這裡一定覺得很失落,身為臺灣的文明起源,南部竟然落後北部?那五摳零!
大家不要急著森七七,有另外兩個重要的史前文化也誕生於臺南地區,而且也更靠近歷史時代,與我們的生活很可能更接近。
這件事始自日治時期的學者國分直一,他區分出數個陶器種類與對應的遺址,以及相對的時間順序,其中包含有較早期的「繩紋陶為主的牛稠子遺址」與較晚近的「素面赤褐色與黑色陶為主的蔦松遺址」,由此建立了最早的西南部史前文化層序。
距今約 4,200 年至 3,300 年前的牛稠子遺址是新石器中期的文化,以橙紅色繩紋陶與素面陶為主,有過相當具代表性的陶質大甕棺,展現了當時人們墓葬的形式及陶器的製作技術。石器方面,主要石材是澎湖的橄欖石玄武岩,至於取得石材方式,就先留待其他篇章慢慢細說了。由於牛稠子文化的特徵表現與新石器早期的大坌坑文化有部分相似,因此普遍被認為承接了大坌坑文化,並於臺灣南部在地發展的文化。位於臺南的代表性遺址有牛稠子遺址、網寮遺址、右先方遺址、十三甲遺址等。
陶器上的繩紋是牛稠子文化的特色。(圖片來源:《牛稠子遺址範圍、內涵調查研究及文化資產價值評估計畫成果報告》, 頁 138。)
快轉時空來到距今約 1,800 年至 500 年,這時候臺南出現了使用鐵器的蔦松文化,宣布進入鐵器時代。此時期的聚落規模較大,目前可知的遺址數量大約 150 個(搞不好各位讀者的家旁邊就是遺址),聚落人口數量也增加,陶器大多是橙紅色素面陶,其中有用於繫繩的配件如帶穿孔的紐與圈足(請參考下圖的鳥首狀器),底部通常為平底,有耐用、便於攜帶與放置的實用特性,可見設計者的巧思,堪稱史前家庭主夫主婦愛用廚具;容器之外,特殊的鳥首狀器也是代表性的陶器。而石器逐漸減少並出現鐵器與玻璃器,有刃石器多被鐵器取代如刀、鏃、鉤等,因此石器多為無刃工具如石錘與砥石,但蔦松文化的遺址中沒有發現煉鐵的遺構與原料,因此鐵器的來源仍是神秘的未解之謎啊。
蔦松文化的鳥首狀器。(圖片來源:臺南考古中心隆田展示室拍攝)
遺址與文化命名的方式,顯示了過去與現在的重合,在平行的時空中,我們和不同時代的先民曾經走在同一塊土地上。透過考古觀察過去人類使用的器物,其實藏有著生活習慣、工藝技術、自然環境與生命儀式等等的痕跡,分別描繪了不同時空裡人類社會的面貌,各有其令人驚豔的表現,遺址顯示的不是原始落後的過去,而是另一群人在有限的資源下努力求生的痕跡。
本篇圖文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與故事共同製作。希望說更多深藏在臺灣土地裡的故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故事 考古學中的姓名學?!──以臺南考古遺址命名的史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