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故事》從美軍電臺到 ICRT ——戒嚴時期的突圍「美」聲

在電視機普及之前,廣播幾乎是大眾的主要娛樂。然而,戰後 20 年左右是臺灣歷史上的「反共時代」、「心戰時期」,在那個「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戒嚴時期,國民黨政府建立了一套檢閱制度,所有公共播放、出版之內容都需經過相關單位審查後才放行。

◎翁智琦

1925 年,日治臺灣在「始政 30 週年紀念」首次聽到廣播;1931 年臺北放送局的開張,宣告廣播正式走入臺灣人的生活。然而,當時的廣播聽戶採付費登記制,以日人居多,聽眾較為普及的廣播時代,還是要至戰後算起。在戰後的臺灣,收音機仍屬昂貴物品,相當於基層公務員兩個月的薪水,並非一般家庭負擔得起。不過,大眾還是能在許多公家機關、學校單位收聽廣播。

在電視機普及之前,廣播幾乎是大眾的主要娛樂。然而,戰後 20 年左右是臺灣歷史上的「反共時代」、「心戰時期」,在那個「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戒嚴時期,國民黨政府建立了一套檢閱制度,所有公共播放、出版之內容都需經過相關單位審查後才放行。

因此,縱然 1950 年代的臺灣,有著中廣、警廣、世新、復興、幼獅、正聲、軍中廣播電臺等看似多樣的選擇,但這些電臺播放的內容,始終受到國民黨政府的管束。在那個處處受限的年代,能跳脫戒嚴束縛、自由發出聲音的,唯有駐臺美軍電臺。

ICRT台址曾設於中廣松江大樓二樓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美軍駐防臺灣

在冷戰影響下,臺灣成為國民黨政府反共基地後不久,隨即進入美援時代,成為美國在亞洲數個基地之一,並在韓戰爆發後,提供美國駐軍與補給、休憩等功能。隨著駐臺美軍人數的增加,國防部為服務在臺美軍,於 1955 年在軍中廣播電臺成立「中美軍人之聲」,1957 年美軍廣播網接手獨立製作,成立美軍廣播電臺 Armed Forces Radio Taiwan(AFRT),後改名 American Forces Network Taiwan(AFNT)。

在這個機緣下,美國成為戰後臺灣認識世界的重要窗口,也因為美援,臺灣有了許多前所未有的物質基礎與文化養分,從民航機、鐵牛車、歐羅肥到麵粉與甜甜圈,如同那句 60 年代開始傳頌的口號「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在在說明了美國是臺灣對外在世界的嚮往。

1970 年 7 月 4 日,美國國慶日那天,美國告示板雜誌推出熱門單曲排行榜。每個週五下午 2點,整整無廣告的 3 小時,美軍電臺播出「American Top 40」,由知名 DJ 凱西 • 凱瑟(Casey Kasem)主持。這節目根據當週告示榜雜誌,擷取前 30 名流行音樂,逐一播放。當時尚未有網路電纜傳輸音訊,因此美軍電臺需要每週將節目製成黑膠唱盤,再經由美國空軍運輸系統,運送到全球各個美軍電臺,包括臺灣。

廣播(Source: Alan Levine@flickr)

抒發的窗口

美軍電臺開播之際,當時臺灣正是執行反共國策的第一個十年階段,1958 年修訂頒布的出版法,對出版物採取了檢閱制度,其中,除了強調民族意識的愛國歌曲外,其餘類型的音樂皆被政府視為「靡靡之音」。

因此,當在外交豁免權範圍內的美軍電臺開始放送輕快愉悅的民謠搖滾時,臺灣青年彷彿張開另一隻耳朵,聽著金絲頓三重唱用老歌新編〈Tom Dooley〉反映三角畸戀、弗蘭基 • 阿瓦隆(Frankie Avalon)用〈維納斯〉(Venus)說著他對夢中情人的渴望。

這些美國流行樂,給了被政治環境壓抑慾望的臺灣青年一個抒發的窗口。再後來,有貓王帶來新的鄉村藍調、有披頭四開始不時稱霸告示榜,還有唐 • 麥克林(Don Mc Lean)的〈美國派〉(The American Pie),唱著至今無法完全解碼的民謠史詩。

這些戒嚴中的「美」聲,有著不同於反共愛國歌曲的姿態,它們集結了性感、黑暗、反思、憤世嫉俗卻又關注現實的元素,它們是被充分包容的任性突圍份子。中華民國政府的電臺從來不放這樣的歌曲,但只要把收音機轉到 FM100.1 或 100.9,你就能在那段空中時間,透過耳朵,帶來的心靈的自由與奔逃出體制的感受。

與美斷交後的轉型

美軍電臺在 1979 年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斷交後,也跟著宣告結束。美軍電臺的結束引起在臺外僑的關注,當時臺北美僑商會會長羅勃 • 派克(Robert P. Parker)協助成立專業轉移團體,好讓電臺能繼續運作。時任總統的蔣經國及行政院院長孫運璿,也都指示行政院新聞局提供協助。

最後,美軍電臺轉型成 ICRT,於 1979 年 4 月 16 日午夜正式開播,承接了原駐臺美軍廣播電臺的設備與業務。在電臺交接的那晚,美國大使館、中山北路美軍協防司令部、信義路美軍顧問團都已降下最後一次旗。

美國海軍廣電處第四十一支隊隊長喬治 • 史林正式宣布美軍電臺從此停播。史林用生硬的國語說:「向中華民國各位聽眾,祝您健康、快樂、萬事如意!」然後分別播放了中華民國與美國國歌。

待午夜 12 點整之後,羅勃 • 派克宣布:「ICRT is on the air」,緊接著開臺第一首歌曲烏龜合唱團的〈Happy Together〉流洩而出,揭開了 ICRT 的時代序幕。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故事 從美軍電臺到 ICRT ——戒嚴時期的突圍「美」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