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神楽坂週記》聲音的地獄:「鋼琴噪音殺人事件」

對一個會覺得鄰居關窗戶的聲音可比炸彈,為了鋼琴聲而殺死三人—其中兩名還是幼童—的偏執狂來說,究竟是死刑殘酷,或是帶著那旁人無法理解的聽覺繼續在監獄圍牆中活過40多年更殘酷呢?

神楽坂雯麗

這並不是什麼推理小說的標題。

除了少數能住在獨棟透天住宅裡的幸運兒,絕大多數現代城市居民,大概每天都要面對來自左鄰右舍、樓上樓下傳來的各種聲響。在各種高密度的社區大樓或集合住宅中,因為噪音而起的糾紛,大概也是無日無之;近年在中國,甚至出現了「震樓神器」之類標榜「以噪制噪」的「相互保證毀滅武器」。而這種超越樓地板、隔音牆、甚至民族與國界的憤怒,都指向那些我們不想聽到的聲音。

各種高密度的社區大樓或集合住宅中,因為噪音而起的糾紛屢見不鮮,噪音到底有多惱人呢?(圖:網路)各種高密度的社區大樓或集合住宅中,因為噪音而起的糾紛屢見不鮮,噪音到底有多惱人呢?(圖:網路)

1974年,日本神奈川縣的平塚市,發生了一起手段凶殘的凶殺事件,受害者是一位母親與她兩個分別為8歲與4歲的女兒。下手行凶的犯人,則是住在她們樓上的鄰居「男性O」。

O出生在東京的一家經營書店的家庭,雖然小學時成績優異,順利進入了當時的舊制中學,但隨後學業就明顯退步,畢業後進入親戚經營的工廠工作。1941年,O成為日本國鐵的站員,但10年後侵佔了少量公款潛逃,不久後又因為飛車搶劫被捕,被判緩刑。此後,O的工作也並不穩定,甚至一度成了遊民;1959年,O成了一戶農家的婿養子,但由於妻子與前夫藕斷絲連,很快地就離婚了。

O在此後不久再婚,但與新妻的感情也並不算和睦。

1963年,O與前來抱怨他音響噪音的鄰居起了口角衝突,從這時開始,O變得對噪音極為神經質,不但因為宰殺住處附近吠叫的狗而遭到報警,就連自己看電視時,也要戴上耳機;後來的刑事筆錄中記載,此時O對噪音的過敏與偏執,甚至到了連聽見附近鄰人開關窗戶的雜音,都覺得像炸彈爆炸,要把腦給轟爛的感覺。

1970年5月,O與妻子搬到平塚市的縣營住宅後不久,樓下也遷入了一戶四口之家。這家有著兩個年幼、活潑的女兒,本來就不容易安靜,雪上加霜的是,父親又有著木工嗜好,這些敲敲打打的作業聲跟幼兒們的嬉鬧聲,透過厚度只有12公分的樓地板,清楚地傳進已經被對噪音的偏執逼迫到幾近發狂的樓上的O耳中。

O經常下樓向鄰居夫婦抱怨噪音,但這對夫妻也只是一笑置之,並未特別有所回應或改善。

1973年秋天起,樓下一家的長女開始學鋼琴,此後鋼琴聲幾乎無日無之。此時的O已經被他覺得難以忍受的噪音困擾了3年多,自己在工廠的工作也已經不保,同時第二段婚姻也已經開始破裂,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每天不斷的鋼琴練習聲⋯⋯O對噪音的偏執終於將他導向那唯一的念頭:

「這家人根本是故意製造噪音來騷擾我⋯⋯!」

這個想法讓O產生了殺意。他不但對妻子多次暗示要採取某種報復行動,為此還鑽研聲學知識,最後買了一把生魚片刀。

1974年8月28日。這天從早上開始就酷熱難當,而樓下又再度傳來了鋼琴的聲響,O的憤怒爆發了。當他在早上9點20分左右,確認了樓下的丈夫已經出門上班、妻子則出外丟垃圾的時候,O拿著生魚片刀闖入了樓下住家,一刀刺死了當時正在彈鋼琴的八歲長女;接下來,又殺害了一旁的4歲妹妹。當殺了兩姊妹的O拿起一旁的簽字筆在紙門上洩憤、寫下自己對這對夫妻的怨恨時,丟完垃圾的母親正好進門,於是O的刀下亡魂又多了一位。

犯下凶殺案,逃離現場的O,雖然試圖投海自殺但沒有成功。三天後,O向警方投案,以殺人嫌疑被捕。

審判過程中,市政府的職員測量了O房間的噪音,並以證人身分出庭,測量的對象則是(由警員在樓下彈奏的)鋼琴的響度值。所測得的數值(44 Phon)雖然接近當時日本法規的規範上限,然而並沒有超過標準;但在縣府的噪音法規中,也寫明這個程度的噪音,會「造成睡眠障礙、妨礙病人休息」。

市政府的職員測量案發地點的噪音。(圖:網路)市政府的職員測量案發地點的噪音。(圖:網路)

與O感情並不好的O妻出庭作證時,則表示「那鋼琴的噪音,自己聽來也有點太過份了。」 當然,對兇手O也進行了精神鑑定。醫師在鑑定報告中,認定「O並沒有精神病症狀,也有正常的智能,雖然有責任能力,屬於因噪音公害而麻痺了道德感的心理異常狀況。」

1975年8月11日,檢方對O求處死刑。當年10月,橫濱地方法院判處了O的死刑。此時,這件命案與隨後的審判經過,已經在媒體上廣受報導,日本各地也有許多噪音公害受害者發起為O減刑的運動;隔年,官方再度對O實施精神鑑定,而這次的鑑定結果卻一反判決前的鑑定,認為O「沒有行為責任能力」。

一般的死刑犯,應該都會歡迎這些發展,但獄中的O顯然另有想法—他以「無法忍受拘留所內的噪音所以想死」為理由撤回上訴。O對因為驚訝而趕來會面的公設辯護人解釋說:

「我並不是喜歡去死,但如果要我在無期徒刑跟死刑之間選擇,我寧願接受死刑。」

1977年,O的死刑判決被確定,但他所等待的寧靜卻一直「未來」。

經過整整41年,被關押在東京拘留所的O的死刑,依然尚未執行。在沒有重審申請、所犯罪狀也毫無疑義的死刑犯當中,O成了目前日本監獄中最資深的定讞死刑犯,也是全日本尚在押的死刑犯當中最高齡者—出生於戰前的O,今年已經89歲了。

O雖然對於自己對噪音的病態敏感有所自覺,但他在審判過程中,認為自己之所以會殺人,是因為自己對聲學的知識豐富、及環境噪音對他所施加的過度壓力—也就是說,O一貫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被害者」。而隨著O在審判中的供詞受到報導、同為噪音受害者發起的減刑運動,噪音公害問題也確實在日本社會上受到更大的關注與認知。

在1970年代的日本高度經濟成長期,在社區大樓等集合住宅的噪音問題確實不斷浮現,甚至出現了「鋼琴公害」這一揶揄名詞。在發生這起「鋼琴噪音凶殺案」之後,負責整建公營住宅的單位,將樓地板的厚度標準提升到15公分,而鋼琴生產商也在立式鋼琴上加上了弱音裝置。而也同樣是在這之後,因噪音問題而起的案件及法律糾紛也頻頻發生,因此有專家認為,「鋼琴噪音凶殺案」是一起「劇烈改變日本人對噪音的想法的事件」。

但這些對O和他的受害者而言,大概一點意義也沒有。

對一個會覺得鄰居關窗戶的聲音可比炸彈,為了鋼琴聲而殺死三人—其中兩名還是幼童—的偏執狂來說,究竟是死刑殘酷,或是帶著那旁人無法理解的聽覺繼續在監獄圍牆中活過40多年更殘酷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