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PM2.5科學理性對話的嘗試

張艮輝

近日來在各類新聞媒體上看到關於各種PM2.5的報導,部分言論與我長期從事相關領域教學研究之瞭解有相當大的差異,因此覺得有必要將我過去所做關於境外長程傳輸對臺灣空氣品質影響的一些研究成果做一些說明,希望藉此能夠釐清一些概念。

境外傳輸對空氣品質的影響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它不只發生在臺灣,也發生在包括日本、韓國、歐盟成員國等世界許多國家;它不只發生在PM2.5,也發生在包括酸雨、沙塵暴、臭氧等許多污染物;它也不只是單純的傳輸問題,污染物在傳輸過程中還會有化學轉化等現象。還有一點,所謂的東北季風並不是相同的風速風向一路從萬里吹到潮州,受到臺灣複雜地形及海陸風效應的影響,縱使在強烈東北季風下,臺灣各地的風速風向仍然會有所不同。

境外傳輸對空氣品質的影響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它不只發生在臺灣,也發生在包括日本、韓國、歐盟成員國等世界許多國家;它不只發生在PM2.5,也發生在包括酸雨、沙塵暴、臭氧等許多污染物。(記者陳文嬋攝)境外傳輸對空氣品質的影響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它不只發生在臺灣,也發生在包括日本、韓國、歐盟成員國等世界許多國家;它不只發生在PM2.5,也發生在包括酸雨、沙塵暴、臭氧等許多污染物。(記者陳文嬋攝)

由於我們呼吸的PM2.5濃度形成過程,牽涉到包括排放、傳輸、擴散、化學轉化、沈降、及核化、膠結、凝結等氣膠動力機制,為了完整考慮這些機制的綜合影響,境外傳輸對PM2.5影響的量化研究,國際上主流作法是以一個能夠含括這些物理及化學機制的科學模型來進行模擬,模擬結果再加以分析歸納以得到量化的結論。當然這些模擬結果必須與觀測資料比較,來證明模擬結果具有相當程度的準確度。

我們過去關於境外傳輸對臺灣PM2.5影響的研究就是以此方法邏輯來進行,經過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的逐時模擬分析,最後才得到全臺灣PM2.5的年平均濃度大約有三分之一來自境外影響的結論。但是境外影響比例在臺灣北、中、南、東部有相當大的差異,臺灣東部較高,比例超過四成,而高屏地區則少於三成。這些模擬結果也都曾經與環保署的一般測站、超級測站、美國太空總署的東亞衛星遙測資料進行比較,確認模擬誤差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這些方法與成果也已經發表二篇論文在國際知名的大氣環境(Atmospheric Environment)學術期刊上。

每個人或許都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想法提出一些意見,但若是以部分的污染事件,再以非常簡化的方式,推論臺灣PM2.5受境外傳輸影響比例,並從而否定別人嚴謹的研究成果,不僅犯了邏輯上以偏概全的謬誤,也可能延誤了臺灣改善PM2.5污染的時機。希望大家能以理性的態度處理嚴肅的PM2.5相關科學問題,才更能確切掌握PM2.5相關議題及其解決之道。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