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瞭望之窗》北約峰會與川普效應的深層意涵

儘管川普刻意在北約峰會操作國內政治,形塑他在向歐洲盟邦「討債」的印象,但深層意涵卻也曝露北約本身無法與時俱進的缺點,凸顯未來美國與北約合作的新挑戰。面對詭譎多變的情勢,北約成員皆有共識要擱置爭議,強化責任分擔的夥伴關係。

托克維爾

5月25日,美國總統川普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進行他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領袖高峰會的處女秀。外界多聚焦在他和新任法國總統馬克宏互動,以及川普要求北約盟國增加軍費等表面新聞。而川普與北約各國領袖合照前,粗魯地推開蒙特內哥羅總理馬柯維奇那一幕,更成為媒體揶揄焦點。

川普與北約各國領袖合照前,粗魯地推開蒙特內哥羅總理馬柯維奇(右2)那一幕,成為媒體揶揄焦點。(AP)川普與北約各國領袖合照前,粗魯地推開蒙特內哥羅總理馬柯維奇(右2)那一幕,成為媒體揶揄焦點。(AP)

川普在競選時就曾批評北約已經「過時」,更抱怨多數北約成員「搭便車」,只享受美國保護,卻未盡責任分享義務,增加自身國家防預算。北約在2014年達成共識,28個北約成員國的軍費開支應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但迄今僅美國、希臘、英國、愛沙尼亞和波蘭等5國達到標準。

雖然川普上任之後調整對北約的說法,肯定北約不但「未過時」,還更具影響力。但他在布魯塞爾面對北約各國領袖時仍公開嗆聲「北約成員國須繳納自己的公平份額,履行自己的財政義務,否則對美國納稅人不公平」。對此北約也回應,各成員國將以實際行動履行承諾。

事實上,要求北約會員國提升國防預算比例並非始於川普。早在2011年歐巴馬政府國防部長蓋茲就首度呼籲。當時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又暗助烏克蘭反抗軍,美國藉此要求北約盟國加重責任分擔。去年川普競選時將此議題重新搬上枱面,進行選舉訴求。而外界關切川普在峰會中會否重申《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規定,亦即「若其中一個成員國受到攻擊,等同全體成員國受到攻擊,各成員國將採取必要行動」,結果川普並未明確提出此一再保證。雖然川普在演說中有承諾「美國絕不背叛我們的盟友」,白宮官員事後也特別將此詮釋為川普會信守共同防禦的承諾,而且包括美國副總統潘斯、國務卿提勒森、國防部長馬提斯先前都已經對公約第五條再次背書,仍然讓北約盟國感受到川普在商言商、難以捉摸的談判風格。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領袖高峰會。(AP)「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領袖高峰會。(AP)

儘管川普刻意在北約峰會操作國內政治,形塑他在向歐洲盟邦「討債」的印象,但深層意涵卻也曝露北約本身無法與時俱進的缺點,凸顯未來美國與北約合作的新挑戰。對此,歐盟官員透露,不用過度放大川普的言論,北約進行內部改革的過程才是重點。面對詭譎多變的情勢,北約成員皆有共識要擱置爭議,強化責任分擔的夥伴關係。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包括:

首先,北約必須清楚針對「威脅的來源」和「威脅的優先順序」進行評估。

例如,過去「北約東擴」面臨俄羅斯的抵抗,形成烏克蘭危機,但近年來自中東情勢的威脅加重,特別是「伊斯蘭國」恐怖組織興起,動輒在歐洲主要城市發動恐怖攻擊。而敍利亞內戰引發的難民潮更對歐洲政治、經濟、社會秩序帶來衝擊。而北約最具份量的成員英國又決定脫離歐盟。再加上俄國運用駭客網路攻擊等資訊戰等等,都給北約製造多重且複雜的挑戰。

因此對北約成員國而言,關鍵不在於能否達成川普要求的「百分之二國防預算比例」此一魔術數字,而在於能否自我調適、強化組織功能、鞏固民主、法治、團結、增強情資交換、進行有效嚇阻、整合對話能量等目標,這才是真正的「責任分擔」。

川普刻意在北約峰會操作國內政治,形塑他在向歐洲盟邦「討債」的印象,但深層意涵卻也曝露北約本身無法與時俱進的缺點,凸顯未來美國與北約合作的新挑戰。(REUTERS)川普刻意在北約峰會操作國內政治,形塑他在向歐洲盟邦「討債」的印象,但深層意涵卻也曝露北約本身無法與時俱進的缺點,凸顯未來美國與北約合作的新挑戰。(REUTERS)

其次,在法國選出力挺歐盟主流派的新總統馬克宏後,「德法同盟」的領導效應可彌補「英國脫歐」的傷害。

因此,北約應該善用現階段來自美國的壓力,轉化成反恐合作、人員訓練、危機預防以及衝突處理的動能。這也是這次北約峰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加強反恐合作與作戰協調。

最後,深化民主制度以及鞏固普世價值也是重中之重。北約各國有其各自內部政黨競爭和角力,如果因此造成對外政策不一致,當然會折損北約的效率。無論是國防預算比例提升還是責任分擔,都必須依賴負責任的領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