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拓梓
東京國立博物館有一尊源賴朝的坐像。應該是被漿過的服裝鼓鼓的,雖然寬鬆但卻不失硬挺,是當時武士流行的裝束。這尊像原先被收藏在賴朝遷移到現址的鎌倉鶴岡八幡宮,據說豐臣秀吉曾經前往參拜,並且在賴朝耳邊說了不少悄悄話,大意大概就是「你統一了天下,我也統一了天下」之類的瘋話,此傳說雖不知真假,但確實頗有秀吉的鋪張高調風格。
源賴朝是鐮倉幕府的創始者,他原先是一位被流放者。他的父親源義家因為對平定「保元之亂」的封賞有意見,於是趁著另一位功臣平清盛離開京都時發動叛變,不過遭到平清盛揮軍回防擊敗,整個家族都遭到滅門,史上稱這一場戰事為「平治之亂」。
賴朝跟同父異母的弟弟義經,是僥倖躲過一死的兩位源氏一族。向戰勝的平清盛求情的,是清盛的繼母池禪尼。池禪尼跟清盛說,眉清目秀的賴朝,讓他想起自己過世的兒子,清盛覺得老母都這樣說了,也就決定放過賴朝一馬,並連帶放過了比賴朝更小的義經。雖然一說是清盛貪圖義經生母的美色,不過這些傳說總是沒辦法驗證。但總之當時清盛並不知道,自己的仁慈,將會招致家族的毀滅。
東京國立博物館所收藏源賴朝的坐像,這尊像原先被收藏在賴朝遷移到現址的鎌倉鶴岡八幡宮。(http://www.tnm.jp/uploads/r_collection/LL_16.jpg)
活下來的義經被送去鞍馬寺當和尚,賴朝則被流放到遙遠東國的伊豆。在伊豆,賴朝邂逅了後來的妻子北條政子,並因為婚姻的關係,得到北條家的庇護,也讓北條家後來有機會長期掌握幕府權力。不過,從統一天下的路徑看來,賴朝是一位很有政治頭腦的人物,當然以善惡分明的角度來看,他是有點陰沉。賴朝看準了平家和當時掌權的後白河法皇關係不睦,卻不輕舉妄動,先在富士川一戰擊敗平家部隊,贏得盛名後,就停留在東國擁兵自重,遲遲不發兵西向,任由西國混亂的爭戰情勢蔓延。讓當時的日本分成西國的平家、京畿的木曾義仲,以及東國的源賴朝三股勢力統治。
接著,他等到佔領京都的源氏親戚木曾義仲因為軍紀蕩然而飽受京都官民抱怨後,才以勤王之姿向京師發兵,趕走了木曾的部隊。接著又繼續西進,討伐平氏,欲完成統一霸業。領兵討伐平家的,就是當時跟賴朝一起躲過家族清洗的異母弟弟義經。
義經是一位軍事天才,他不是武士出身,不受到當時的規則所限制,在戰爭時運用了許多突破性的怪招,比如捨正面交鋒,以馬隊衝擊敵軍中樞;或是在海戰中攻擊非武裝的船伕,讓沒有人操船的敵軍陣腳大亂。這些打破過往戰爭規則多怪招,讓義經最終成功的消滅了平家,為父親報了仇。
在戰神義經的協助下,賴朝終於統一了天下。為了不要走上平家覆滅的老路,賴朝做了一個大決定,留在鎌倉。
鎌倉鶴岡八幡宮。(維基共享)
京都鞍馬寺。(By I, KENPEI,wikimedia.org/)
不同於平家整個遷移到京都去,賴朝一方面覺得當時的京都因為長年征戰,早已破敗不堪;一方面則感覺到,掌握實權的人離皇室越遠,就越不會捲入皇室的糾紛當中,政權才可以因為遠離風暴而長治久安。賴朝這個決定開啟了武家政治的時代。過去平家的政權中心在京都的六波羅,經常捲入皇室之間的糾葛當中,像是先前提到的「保元平治之亂」,不僅是武家的叛變,其中更涉及了天皇跟上皇之間互相對對方干涉權力的不爽。但這個決定茲事體大,對皇室來說,賴朝這個決定固然讓他們很吃驚,但就算是當時最有權力野心的後白河法皇,在冊封源義經釀成賴朝對義經擅自接受官職的不滿,進而引發兄弟鬩牆的戰爭後,似乎也只能接受賴朝的決定。
接下來的時間,身在東國的賴朝將幕府的權力擴張出去,過去平氏掌握不了的關東不用說,賴朝更將勢力伸進了現在東北地區的奧州。奧州在過去自成一國,完全不受到朝廷的掌握,甚至在義經跟賴朝鬧翻後,還擅自收留義經,擺明不理賴朝。賴朝當然無法忍受這種事,於是即使決心示弱,將窩藏的義經交出來,奧州藤原氏仍然被賴朝消滅了,鐮倉權力所及,已經將近現在北海道之外的整個日本。
源義經的傳奇故事中,鞍馬山的烏天狗傳授源義經劍術圖。月岡芳年畫。(維基共享)
後白河法皇死後,再也沒有人有辦法跟賴朝對抗。賴朝得到了武官之首「征夷大將軍」的位子。但這位統一天下的將軍雖然讓人害怕,卻並不受到後人尊敬。原因其一,他對骨肉兄弟義經太無情,讓人們因為對悲劇英雄的憐憫,連帶討厭起賴朝。原因其二,也是因為他思考太政治,讓人感覺有點陰沉。
「平治物語」裡面有一段,提到對賴朝來說有殺父之仇的長田忠致,一開始在投降賴朝時,被賴朝捧上了天,答應要送給他「美濃(みの)、尾張(おわり)」兩國,結果賴朝一統天下後,長田被賜予同音的「末日(終わり)」,被抓到賴朝父親墓前斬首。
因此這樣看來,和他不懂政治、正直耿實的弟弟義經比起來,創造武家政權新時代的源賴朝,是因為陰沈冷靜而成就,卻也因為陰沉冷靜,而注定得不受歡迎,背負起「惡人」之名,而受到後人所輕視。所謂人們喜歡犧牲的悲劇英雄之說,大概就是因為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