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拓梓
長谷位在海邊,是江之電上的大站,遊客絡繹不絕。有些人往山上走,去看大佛,或者到長谷寺的「見晴台」展望鎌倉市景,也有些人往下走,到海濱喝杯咖啡。是枝裕和的電影《海街日記》當中,次女長澤雅美和男友約會的無敵海景咖啡店「麻心」就在這裡。
搭乘「江之電」,沿線不僅可以去看大佛,或者《海街日記》的海景咖啡廳,另一個名場景,是《灌籃高手》動畫片頭出現的濱海電鐵。(圖:作者提供)
當然,如果到鎌倉,卻沒有看過大佛,就好像沒去過一樣。因此儘管許多旅人都覺得大佛有點俗,但大佛所在的「高德院」,應該還是算長谷站的第一景點。
大佛的所在地是「高德院」,裡面除了大佛,並無其他建築。依照書記,這座大佛本為木造,但後來不知何故成為銅造。合理的猜測應該就是木造大佛毀壞了,所以才有銅造大佛取而代之,年代大約是1252年。這是日本第一個武家政治鎌倉幕府的時代,有能力造建大佛,也突顯了源家的權傾一時。
大佛坐落於此,我聽過兩種說法,一是大佛原先在別的地方,因為海嘯之故,漂流至此。另外一種,是大佛原先有遮風避雨的殿堂,只是因為海嘯,建築物遭到捲走,只剩大佛孤零零地停留於此。後者的說法較多人採信,但到底是怎麼回事,應該也算是個歷史謎題。
高德院的大佛,依照書記,這座大佛本為木造,但後來不知何故成為銅造。可以確定的是,有能力造大佛,在當時是國力的展現。(圖:作者提供)
不過無論哪一種說法,就在太平洋海濱的鎌倉曾受海嘯侵襲,都是確定的事。也因此今日行走於鎌倉街道,每幾公尺的電線桿,都貼著海平面高度的標記,也有清楚的指標告訴路上行人,高處的方向在哪裡。
除了高德院大佛外,位於往高德院半途的長谷寺,當然不只是「見晴台」值得一望,寺內還有另外一尊巨大的佛像「長谷觀音」。這座高達9.18公尺的十一面觀音塑像,是日本最大木造觀音像,製造年代不詳。
觀音像旁邊的長谷寺寶物館,也收藏了當初依據「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雕塑而成的三十三尊以不同面貌示人的觀音像,再一次提醒人們普門品當中,聞聲救苦的觀音為了傳法,會依照不同情況,而以不同面向出現。
長谷寺寶物館裡所收藏的依據「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雕塑而成的三十三尊以不同面貌示人的觀音像。(圖:作者提供)
無論是長谷觀音或者高德院大佛,最重要的特色都是「大」。要做出這種大物,以現代國家的能力來說並不困難,彰化八卦山的大佛就是一例。但是對於前現代國家來說,因為動員、財力的限制,能夠動用工匠,做出這麼細緻、龐大的雕塑時,不僅代表了統治者對於信仰的虔誠,更要意味著國家能力的強大。
「國家能力」這樣的概念,在現代國家中,最重要的應是確定的幅員、能夠通行的政策、有效率的徵兵、徵稅、發行貨幣及都市計畫的執行。歐洲許多森林,就是因為國家能力對於砍伐需求的展現,而將原始林砍除,改規畫整齊的人造林,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日本時代以來台灣的林業政策規畫。這種國家對自然的再造,就是一種能力的展現。也當然,這種能力可能會遭致生態的重大浩劫,但這都是初初肇建現代國家時,政府想不到的事情。
因此,能夠找來這麼多工匠,用最精良的技術,來造建大佛,無疑也是一種國家能力的展現。不過同時期的日本,這樣的大物佛像似乎僅出現在鎌倉。這也意味著如果一個政府的治理疆界、治理能力都還受著挑戰,造建大佛這種耗工耗時又耗財的事,執行能力就會被打折或限制。
鎌倉是源氏的根據地,鎌倉幕府的創建者源賴朝在擊敗平家、受封「征夷大將軍」,並將善於戰爭卻毫無政治頭腦的弟弟義經殺害後,結束了混亂的公卿政治、或者上皇、法皇專制的院政,開啟了武家政權的大門。
鎌倉幕府的創建者源賴朝。他在擊敗平家並將善於戰爭卻毫無政治頭腦的弟弟義經殺害後,結束了混亂的公卿政治,開啟了武家政權的大門。(圖:維基共享)
這裡雖然是十三世紀日本國家權力的中心,但無法將統治能力擴張,一直是鎌倉幕府的痛。這種情況一直到1221年的「承久之亂」才解決,與皇室關係不睦的幕府揮軍西向,戰勝後設置行政機關「六波羅探題」,才真正將統治能力擴及西國。
不過鎌倉幕府執政的一百四十八年間,戰亂頻仍,不僅內部經常發生爭執,對外也曾遭到蒙古人侵略,所幸因為「神風」而逃過一劫。也因為連年戰爭,佛教「末法」思想非常流行,奠定了今日日本佛教的宗派基礎。而這個不大穩定的政府,並沒有因為興建大佛寺廟而得到幸運,最後的結局是寺廟、大佛都幸運留了下來,但是政權卻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