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中
現今的國家考試時,因國家考場不敷使用,時常租用一般學校作為考場,而過往的國家考試都在哪裡舉辦呢?
科舉考試可以稱的上是以前的國考,而明朝開國不久就實施科舉考試,其中的鄉試與會試的考試地點就在「貢院」舉辦,因此貢院也就是過往國考的會場。
貢院裡有一排一排的屋舍,每舍還有若干隔間,稱為「號舍」。「號舍」用《千字文》編號,再依數字排次,即「天字一號」、「天字二號」等依序排列。但禍、惡、罪、傷等較不吉利的字,以及皇、帝、聖等屬於皇家的字不用。
1900年時北京貢院裡的一排一排的屋舍
修築貢院需要花費不少資金與尋覓土地,所以各地的貢院並非在明初就建制完成,例如應天府(南京)起初未設貢院,借用京衛武學(軍事訓練學校)作為考試場地,每值科舉年分,便要拆除武學儀門、牆壁,以茅草搭建考場,再於試後重建。
遲至景泰五年(1454),應天府尹馬諒言才建議將錦衣衛(皇帝的情治機構)紀綱的官房改建為貢院。紀綱在永樂年間牽涉謀反被處死,據說每逢鄉試時,考生仍會聽到地板上傳來陣陣馬蹄聲。不過新建的貢院與舊院(妓院)僅有一河之隔,考生穿過秦淮河,在青樓中笙歌冶遊,彷彿能暫時忘卻考場的煩憂。
出處:左為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4),頁64。右為[明]顧祖訓彙編;吳承恩等增補;黄應澄繪圖,《明狀元圖考》(崇禎增刻本,藏於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卷3,〈狀元楊守勤〉,頁40。
清代初期的常熟文人陳祖范(1675-1753)參加過好幾次科舉,對於江南貢院內各個位置皆瞭若指掌,他曾撰寫一篇〈別號舍文〉分析號舍的優劣。文中將號舍分為四種:
「老號」沒有什麼缺失,或坐或躺,都相當舒適;「小號」是指因修築不慎,空間較為窄小的位置,坐起來十分難受;「蓆號」是指屋瓦老舊的位置,不但難避風雨,還要擔心燭火燒到籬笆;「底號」則是指在廁所旁邊的位置,氣味令人作嘔。
陳祖范說他總是被分配到後三號,所以氣到頭髮都白了,難怪寫不出好文章。
明代的廷試、聽諭、謝恩皆在奉天殿(即清代的太和殿)舉行。清代初期則沒有定制,或在天安門外,或在太和殿階下,乾隆五十四年(1789)始固定於保和殿內。保和殿應試沒有規定座位,先到的考生便選擇光線充足的地方就坐,因試桌只略高於炕,不習慣盤膝的考生會自備桌椅。宮廷有火禁,廷試例不給燭,亦禁止抽菸。清代晚期,有位考生只是聞菸解癮,仍被監考的醇親王載灃(1883-1951)趕出場。
應試的時候要特別留意安全,考場發生相互踩踏,造成傷亡的悲劇偶有所聞。
萬曆十二年(1584)的無錫(今江蘇省無錫市)童試,負責監考的縣令不滿童生未保持肅穆,遂將他們全部趕出去,要求考生俟唱名後魚貫而入,蜂擁出門的考生反而踩死十七人。
明代科舉傷亡最嚴重的是天順七年(1463)禮部貢院(會試考場)大火,造成近百位考生被燒死,有幸逃過一劫的考生也是傷痕累累。事後英宗朱祁鎮(1427-1464)親自撰寫祭文,贈死者為進士出身,並在北京朝陽門外面修築墳塚,題為「天下英才之墓」,紀念那些未能在朝中一展長才就逝去的生命。至於大難不死的考生,則延至八月進行補試。
民間流傳這場火災與監考的焦姓御史有關,唱道:「御史原姓焦,科場被火燒。」另有讖語說:「科場燒,狀元焦。」可惜並不應驗,因為翌年殿試的狀元名為彭教(1438-1480),但第二甲果真有一位名為焦芳(1435-1517)的考生,日後權傾朝野,或者讖語說的人是他吧!
禮部貢院不只一次失火,正德三年(1508)二月十五日,末場完試不久,貢院就逢火災,二十七日又火,不僅公堂燒毀,連記載考生資料的試錄冊也無法倖免,這次失火被歸咎為星象的火星犯文昌星。天文能否能夠影響人事,尚不得而知,但考場中的蠟燭,文具、試卷、桌椅都是易燃物品,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巨災。
1901年的北京貢院明遠樓
弘治五年(1492)的浙江貢院則是遭逢暴雨,號舍多處漏水,考生難以坐立,紛紛喧嘩鼓譟,有人拾起瓦礫丟擲監考官員,有人不聽約束就離開貢院。當時監考的御史有意延後考試,但左布政使劉大夏(1436-1516)反對道:
沒有因雨延後鄉試的規定,暴雨終有止息的時候。命士子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夠在雨中答題者留下,不要隨群眾離去。應當以留下的士子為標準,評判他們的考卷給予名次。
於是有八百名考生繼續作答,而雨勢也如願停歇了。因為劉大夏處理得宜,且留下來的考生相對優秀,所以應考的人雖少,錄取的人數並未減少。
景泰二年(1451)廷試時,有位名為王越(1425-1498)的考生,考卷被大風刮走了,他說:「飛走的考卷已經寫完了,我還剩底稿。」監考官覺得不該耽誤這位考生三年,於是請禮部再發一張試卷,結果新發的試卷特別長,沒辦法確實糊卷,考官們對這張試卷印象深刻,紛紛給予正面的評價。據說飄走的那張試卷飄了半年,在秋天被朝鮮使節拾獲,連同貢物上呈,皇帝看到考卷的非常高興,把王越升為御史。
但不是每個人都如王越幸運。
正德十二年(1517)的館選(庶吉士考試),又有一位進士的考卷飛走了,飄到了午門附近被撿回來,內閣首輔楊廷和(1459-1529)在考卷上批了「不謹」兩個字,決定不錄取。
這兩個例子都只颳強風,乾隆二十七年(1762)江蘇學政才開始點名,忽然一陣天搖地動,天際竟降下一條黑龍捲風,不斷地吸納江水,後來巡邏的官兵來報:「水位下降三尺,河堤並未受損。」考生們歡聲雷動,繼續應試。
雖然明清時考生的應試環境有種種外力因素影響,但仍澆不熄考生想高中科舉的決心,而要金榜題名還是得寫得出好文章才行,接下來要介紹的便是考生們為了通過考試而發明的千奇百怪作弊技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故事 刮風暴雨、火災淹水,各種意外頻傳的明清科舉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