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銘
新年新氣象,不妨來感知未來,預測未來科技世界可能的圖像會長成甚麼樣,而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又將如何與之相適應。
一個跨年的神秘性謎題終解,一如外界猜測帶有人工智慧(AI)身份、由谷歌(Google)開發的阿法狗(AlphaGo),多日來擊敗了東亞頂尖棋士。謎團雖解,但背後延燒熱議的議題是:人機棋弈對局中,人類難求一勝?人工智慧棋士大師(Master)掀起了話題,他對弈了包括中、日、韓、台四地圍棋名士,且未嘗過敗績。從去年底至元月4日已連勝60場,手下敗將包括中國籍世界冠軍柯潔、百靈杯冠軍陳耀燁、名人戰冠軍連笑、在南韓被視為李世乭接班人的朴廷桓、日本首位拿下圍棋七大賽冠軍井山裕太,以及台灣紅面棋王周俊勳等冠軍棋手。這是繼去年谷歌的阿法狗打敗職業圍棋九段棋士李世乭後,再度證明人工智慧的智謀真的會打敗創造它的人類大腦。
其次,這次阿法狗2.0升級版本的大勝也說明了,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能力異常強大,對弈上億棋局累積經驗、修正棋路到建立自己的招數,以致未逢敵手,如同一個7-11般不休息勤奮學習的優等生,反覆學習把自己變強大。人工智慧的演化或終將演化如新馬克思主義所指陳的異化(alienation),人們被他們自己創造的社會力量所支配和宰制。就像科幻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三步曲系列的情節般,體現了人工智慧的超級電腦對人類的豢養和控制。
由谷歌開發的阿法狗,多日來擊敗了東亞頂尖棋士。(Google via Getty Images)
人工智慧發展的路徑,全球戰略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高級研究員卡納(Parag Khanna)在《連接力地圖:描繪全球文明的未來(暫譯)》(Connectography: Mapping The Future of Global Civilization)直指,科幻小說家擅長從當前科技趨勢推論出未知的科學突破。他的想像是:人機共進將我們的身份向未來推進,從作為現代的數位人,演化為存在於平行又整體的網路宇宙和能夠代表我們獨立行事的未來虛擬形象,最終透過全感官體驗的四維空間能力,讓人類無須移動地理位置,也能將意念瞬間轉移至遙遠的物理空間。
於是,我們來到了電影《駭客任務》的Matrix。
Matrix除是矩陣的意思外,在科技用語中代表網路和虛擬實境等特定技術,早期更有「子宮」、「母體」等意涵。在《駭客任務》中,Matrix指一套複雜的模擬系統程序,由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所建立,模擬人類社會,並演化控制了人類世界。
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全球議程委員會(Global Agenda Council)對從事數位科技研發的800位高階人士的訪問報告顯示,未來的2025年,科技的巨大變革將會和我們目前所處的世界很不一樣。他們預測,2021年將會見證美國第一位機器人藥劑師的出現、2025年人工智慧接手白領工作,約有30%的公司審計工作將由人工智慧完成、2026年出現第一位機器人董事。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MGI)的研究成果指出,現有的自動化技術已可替代勞工45%的工作,相當於美國工人薪資兩兆美元;但並非只有低收入、低技能的工作有被人工智慧所替代,未來高收入工作階層,如財務經理、醫療諮詢及高階經理人員等,也可能失去工作。
事實上,人工智慧已能擔任記者或是權充創作文學、劇本、音樂、繪畫的文化人,它的跨界身份比我們想像中的多出許多。去年初機器人作家參賽日本《日經新聞》「星新一賞」文學獎進入決選。去年六月的倫敦科幻電影節(Sci-Fi London),由紐約大學人工智慧研究員古德溫(Ross Goodwin)和導演夏普(Oscar Sharp),共同開發循環神經網絡(Recurrent Neutral Network)演算法,創造了編劇機器人班傑明(Benjamin),透過學習參照科幻電影劇本,如《魔鬼剋星》(Ghostbusters)、《超時空聖戰》(Highlander Endgame)和《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等寫出了一部科幻電影劇本《日泉》(SunSpring),參加該電影節48小時劇本創作賽,後來並拍成電影成為首部人工智慧電影。
人工智慧在音樂、音樂劇和劇場演出,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成就。由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UC Santa Cruz)教授柯普(David Cope)創造的人工智慧音樂虛擬創作者霍威爾(Emily Howell),以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為學習對象,創作出令人區辨不出到底是機器人創作或是巴哈原創的曲目,並在2010年發行創作專輯《來自黑暗的光明》(From Darkness, Light),得到不錯的評價。比歌曲創作更難的音樂劇,人工智慧也能做到。
全球首部由人工智慧譜寫的音樂劇《柵欄之外》(Beyond the Fence)已於2016年2月在倫敦上演,這是由劍橋大學機器學習小組成員戴維斯(Alex Davis)與勞埃德(James Robert Lloyd)打造名為克勞蒂亞(Claudia)的作詞和音樂劇機器人,從維基百科(Wikipedia)學習英文、從電視節目製作公司 Wingspan Productions學習詞曲知識,透過大數據進修、修正錯誤和提升學習成效。2013年日本機器人之父石黑浩應台北藝術季邀請,將俄國大文豪契訶夫(Anton Chekhov)著名的舞台劇《三姊妹》(The three sisters),改編為人與似可亂真的人形機器人和微電腦機器人共同演出「機器人劇場」(robot theater)─《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受到熱烈票房迴響。
現有的自動化技術已可替代勞工45%的工作,相當於美國工人薪資兩兆美元;但並非只有低收入、低技能的工作有被人工智慧所替代,未來高收入工作階層,如財務經理、醫療諮詢及高階經理人員等,也可能失去工作。(www.extremetech.com/)
此外,谷歌的深夢(Deep Dream)以人工智慧和藝術演算法,在參酌光線、構圖、色彩、風格和內容等參數後,經由類神經網路創作畫作。這些作品在去年曾由谷歌與舊金山灰色空間藝術基金會(Gray Area Foundation)共同舉辦一個名為《深夢:神經網絡藝術》(Deep Dream: the art of neural networks)的藝術展。
機器人正在鯨吞蠶食我們的工作、侵入我們生活的領域。現今的資訊科技發展,每天產生大約2.5億位元組的資料,2020年預計將成長到每天44澤位元組(1澤位元組=270 位元組)。這些資料以互通性和互聯性與相關性、預測分析等大數據和機器人學習,為人工智慧的發展前景奠定了根基。而透過機器人和數位助理處理日常業務已成趨勢,目前已超過5億人,在2020年將達到22億人。這預示了機器人正在搶走我們的工作。
進一步探究,機器人泛指所有的智慧軟體,其本質是具有機器學習能力,能深入分析人類思維和行為,透過自我學習成長的機制,從經驗累積和錯誤中學習,使得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準確。如同矽谷創業家福特(Martin Ford)於其著作《被科技威脅的未來》(Rise of the Robots: 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if a Jobless Future)中所說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不只是取代人類體力(muscle power),且會取代腦力(brain power),它會自我學習、決策和不斷進步。」機器人搶走的不只是低階的苦力工作,連腦力工作也一併奪走。
在機器人逐漸活躍的時代,人工智慧的開發層出不窮,不再侷限於製造生產領域,向其他領域延伸跨足服務業,並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諸如人工智慧同時也為金融科技(FinTech)提供新形態服務。美國券商嘉信理財集團(Charles Schwab),推出機器人理財顧問(Robot-advisor)服務,貝萊德(BlackRock)、富達(Fidelity)、景順(Invesco)、安本(Aberdeen)等資產管理公司也尋求人工智慧來分析獲利模式和提供智慧投資顧問。瑞典的北歐斯安銀行(Skandinaviska Enskilda Banken)由艾蜜莉雅(Amelia)向100萬客戶提供服務,對內也為15,000名員工提供技術支援。智慧對話商務透過移動通信結合人工智慧的語音分析和預期的行動,如生日訂花、聚餐或約會等,發揮提醒和代為行動功能。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的盧沃(Luvo)和蘋果手機的語音助理(Siri),就透過反覆的運算累積智慧,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改進,朝向對話式商業領域發展。
人工智慧把手腳伸進服務業,預告過去兩百年不曾發生過機器威脅人類、取代人類的狀況,將會被科技的進步徹底改變,且將不是只影響製造業,三級產業的金融、醫療和服務業將會呈現顛覆性的發展面貌。奇特的是,機器人會思考之外,也開始帶著有溫度的感情對待你我。對機器人開發著墨甚深的日本軟體銀行,提供了日本的一些增添了有溫度的「情感」機器人胡椒(Pepper),來達到與客戶更溫馨的互動,讓機器真的有「人」的情感溫度本質,不在只是冷冰冰的「機器」。軟銀社長孫正義說「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賦予機器人情感和心靈。」而情感的流露,是透過「情緒引擎」和雲端計算的人工智能系統,來辨識和分析人類的肢體動作、表情、語調和情緒,再與顧客溝通表達情感。
谷歌的深夢以人工智慧和藝術演算法,在參酌光線、構圖、色彩、風格和內容等參數後,經由類神經網路創作畫作。這些作品在去年曾由谷歌與舊金山灰色空間藝術基金會共同舉辦一個名為《深夢:神經網絡藝術》的藝術展。(http://www.recode.net/)
人工智慧的精進,讓人措手不及,人機大戰還是讓機器占了上風。IBM的華生電腦(Watson AI)利用認知科技,讓機器人可以像人類一樣思考來分析和理解所有資料,如非結構化的文本、圖像和影音,而且可以與自然語言互動甚至辯論。這個認知型智慧機器人,可以透過大數據分析轉換成有價值的模型或決策資訊。華生電腦曾於2011年美國的益智競賽電視節目《危險境地!》(Jeopardy!)上,贏過節目史上兩位最強的冠軍詹寧斯(Ken Jennings)及拉特(Brad Rutter),抱走百萬美元獎金而備受矚目。《我,華生,會思考的電腦?》(Final Jeopardy Man vs. Machine and the Quest to know Everything)一書忠實的描繪了人工智慧的演進和願景,以及這場人機競賽的歷程。 日本福井保險公司(Fukoku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自今年起以機器人Watson AI進行保險理賠審查工作,並裁減近30%員工。日本生命保險公司(Nippon Life Insurance Co.)和日本郵政保險公司(Japan Post Insurance Co.)也在引進同一套系統。這顯示機器人已開始取代人類工作,未來人們所得將更不均、且失業率居高不下的災難恐怕才要開始。
「我們正在召喚惡魔。」
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對人工智慧的發展發聵出憂慮的示警。科技正在創造新的文明,而新的文明也在考驗人類。一場因科技進步而來的失業壓力,及繼續演化的經濟分配問題完美風暴或將形成。 英國牛津大學馬丁學院(Oxford Martin School)的研究報告指出,未來20年內,美國約有47%的工作極可能被機器人搶奪,尤其是工作內容有高度可預測性、規律制度和重複無專業性,或是高度倚賴科技協助的職位,都存在著被取代的高風險。
世界經濟論壇(WEF)預言工業4.0走到2020年,人工智慧、機器人和其他科技變革將造成全球500多萬人失業。 當人類的工作逐一被機器人替代,沒有工作等同沒有收入,也就難以創造消費,經濟活動的供需恐將失衡。當機器人大量活耀於經濟生產和服務領域,人類勞動退場,強生產弱消費的機器人,恐將讓人類薪資成長停滯,對機器人產出的服務和產品消費遞減,最終機器人也會停止運轉,陷入惡性循環怪圈。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希望透過工業回流美國來創造就業機會,美夢能否成真的最大挑戰恐是人工智慧和工業4.0帶來的衝擊。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提高,以及台灣在實施「一例一休」後,許多製造業開始引進機器人從事生產,避免生產成本過高,所指皆是人機大戰下,無技能的重複性工作將首當其衝,而具知能、感性、智慧性和創造性的工作也在攻城掠地擴增版圖,機器人社會刻在滲透人類社會,人類的優勢逐漸喪失中。
更嚴重的是,而擁有財富者才有可支配所得和購買力下,貧富差距將持續擴大。機器人社會將強化目前的贏者圈生態,只有擁有資本的少數人受惠,不妨看看矽谷的財富分配,矽谷是經濟成長的引擎,但科技進步的紅利只集中在少數富有者,同時也增強了收入不均的結構。
惡魔來了,我們有何伏魔之道?或如何與之和平共生?或該怎樣擺脫威脅?
目前一些關注於此的新書,包括施歷錫(Nick Srnicek)和威廉斯(Alex Williams)合著的《創造未來:後資本主義與沒有工作的世界(暫譯)》(Inventing the Future: Postcapitalism and a World Without Work)馬森(Paul Mason)的《後資本主義:未來的導引(暫譯)》(Postcapitalism: A Guide to Future)和之前提及福特的著作,把機器人時代等同於「後工作時代」或視為「失業時代」。這些書都把普遍性的基本收入(basic income)政策作為人工智慧年代的因應之道。
印度、納米比亞、德國、芬蘭已分別於2008、2011、2014年,芬蘭也於今年實施基本收入制。他們所持的理由是,過去人類勞動力與經濟的互動,充分就業是一個經濟成長議題,在人工智慧取代人力勞動成為時代趨勢時,機器人將替代人力勞動邁入後工作時代,生產和服務不斷向智慧生產和充分自動化靠攏之際,無法再像過往一味追求充分就業,以舊思維和舊模式降低失業率,一來不夠體會現實環境的侷限,也不利於追求社會平等。因此,在智慧生產和充分自動化逐漸成為事實時,逆向思考如何同時達致充分不就業,又能不縮減工作報酬的雙重目標,讓經濟能永續運轉且能多休息或利用時間從事其他事務,是對抗完美風暴的理想設計。
人機對弈,機器人大勝人類聰穎傑出人士的隱憂在於:「直到今日,我們並沒有一個法規來限制機器能夠擁有多少智慧,或是機器與網路互聯的程度有多緊密。如果持續這樣下去,從發展趨勢我們就能看到,在抵達專家預期的科技奇異點/奇點(singularity)開始,主宰地球的最高種族將不再是人類,而是機器。」
著有《人工智慧革命》(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的物理學家蒙特(Louis Del Monte)如是說。他的預測令人驚悚,到2045年地球上最聰明的種族將不再是人類,而是機器人!人工智慧超越人類的奇異點後,機器會尋求將人類變成半機械人(cyborgs),到本世紀末,絕大部分人類將會變成半機械人。這裡所說的奇異點,指的是人工智慧趕上或超越人類智慧的時點。
為了不讓像《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系列電影中,人工智慧達到奇異點時,具自我意識的超級電腦決定對人類開戰進而威脅人類,或只是心理的威脅,或世無法適應新環境變遷等,機器人發展或許需要規範避免跨界,危及人類和自然社會發展,或淪落異化統治的世界。
目前在機器人發展法則的不斷擴充下,有五項原則供依循。第一原則是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第二原則是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這條命令與第一條相矛盾;第三原則是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除非這種保護與以上兩條相矛盾;第四法則為機器人在各種情況下必須聲明自己是機器人;第五法則是機器人必須之道自己是機器人。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認為人類在人工智慧研發上,就設計的倫理和移情框架達成一致,並提出人工智慧必須遵循的六大原則,加上共存共榮的四個法則為十大法則:
一、人工智慧必須用來輔助人類,並尊重人類自治;
二、人工智慧必須是透明的,人類應該要知道科技是如何運作以及其規則,在創造智慧機器(intelligent machines)之外,也需是個可理解的機器(intelligible machines),倫理和設計必須齊頭並進;
三、人工智慧必須實現效能最大化,同時又不能傷害人的尊嚴,在維護文化承諾、支援多元化下,體現價值和美德;
四、人工智慧必須用於智慧隱私;
五、人工智慧必須承擔算法責任以便人類可以撤銷非故意的傷害;
六、人工智慧必須防止偏見和歧視;
七、人類必須要有同理心;
八、持續擴大對教育的投資 提高思考層次,讓大家有更加公平的教育產出;
九、持續培養創造力;
十、決策和責任—在我們願意接受人工智慧的服務和裁決下,人也應該為最後對結果負責。
我們或許有必要在五項原則和十大法則的基礎上,建構一套世界各國在發展機器人的法規以供遵循,確保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與文化不受到毀滅。
在人工智慧機器人高度發展趨勢不可逆的趨勢下,產業結構、產業文化、社會結構、商業模式、倫理規範以及人機競爭與合作的文明,將嚴重衝擊既有經濟模式、社會價值與人類文明。我們已在一個從所未見的新形態人類與智慧機器人社會發展路徑前進,人工智慧逐漸向人類既有經濟、社會秩序和文化文明滲透,處在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的機器人社會,我們依然有份憂思與徬徨,人機的競合結局終會如何?我們還需要對人類灌頂更多的智慧,方能消除對機器人社會革命帶來的疑慮。
確定的是,機器人的盛世即將來臨;忐忑不安的是,我們尚且未最好心理和思想準備,正如阿法狗2.0橫空出世橫掃世界棋王般,令人充滿驚訝和驚奇的驚嘆號。人工智慧新時代已在啟航,你我以及我們所處遇的經濟和社會環境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