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一次大戰與中立國伊朗

在史家研究中,使用了「砲艦外交」一詞,說明了「強權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使用武力威脅作為外交後盾」。這也看得出來,西方強權一旦發現外交失利,就只能拿出武器來解決問題。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1914年大戰爆發之後,戰場從歐洲延伸到西亞地區。只不過,不是檯面上的國家都願意加入戰局,例如伊朗。伊朗固然沒有能力與任何國家交戰,但不代表這個國家在外交上沒有任何作為。1914年11月2日,伊朗國王阿賀馬德(Ahmad Shah)宣布伊朗中立,這個舉動除了不希望國家受到戰爭波及外,背後還有追尋獨立自主的歷史意涵。

1914年11月2日,伊朗國王阿賀馬德宣布伊朗中立,除了不希望國家受到戰爭波及外,背後還有追尋獨立自主的歷史意涵。(維基共享)

由於近代歷史受到西方中心觀的影響,非西方世界多處於弱勢,不僅軍事方面沒有戰果,外交上也總是吃虧,正符合了所謂「弱國無外交」的論調。然而,有時候西方強權也只是軍事上的船堅炮利罷了,外交上並沒有高明之處,還只能以「蠻橫」兩字來形容。在史家研究中,使用了「砲艦外交」(Gunboat Diplomacy)一詞,說明了「強權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使用武力威脅作為外交後盾」。這也看得出來,其實西方強權一旦發現外交失利,就只能拿出武器來解決問題。也許用不著「砲艦外交」這麼艱澀的詞彙,台灣話所說的「見笑轉生氣」就能說明其意涵。

「砲艦外交」一詞,說明了「強權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使用武力威脅作為外交後盾」。(維基共享)

19世紀以來的伊朗卡加王朝(Qajar),便是面臨著西方強權這樣「見笑轉生氣」的壓力。

卡加王朝建朝之初除了要穩住中央政府在各地的權威,還得以軍事活動向鄰近國家宣示自己的勢力範圍。過往的伊朗王朝與鄂圖曼帝國、俄國,在高加索(Caucasus)地區,今日的喬治亞(Georgia)、亞美尼亞(Armenia)、亞塞拜然(Azerbaijan),已有長期交戰的歷史,三方都認為這個區域是屬於自己的領土。伊朗多次失利,19世紀初期的卡加王朝又繼續與俄國、鄂圖曼交戰,為的就是要「收復失土」。其實俄國本非高加索地區的主人,畢竟伊朗在高加索擁有影響力的時候,俄國還在遙遠的北方。當俄國在17世紀積極南下擴張之際,高加索也就不再受伊朗掌控。若是伊朗奪回失土,那麼俄國所建立的勢力必然受到影響,於是,祭出槍砲是俄國唯一能保住勢力範圍的方法。

同一時期,卡加王朝的另一個對手:英國,與俄國如出一轍。兩個西方強權在中亞與西亞看似利益相衝突,但行為模式並沒有兩樣。英國自18世紀中葉壟斷了印度貿易之後,也逐步掌握了波斯灣、阿拉伯海、紅海等東方航線。英國此舉就是不願意看到有其他強權進入東方,打破他們在印度的獨佔態勢。俄國從阿富汗地區南下,對英國而言就帶有影響印度安全的威脅。而此時的伊朗曾在1830年代與1850年代進逼過阿富汗地區,同樣也讓英國擔憂印度會連帶遭受波及。可是,阿富汗地區曾在伊朗的領土範圍內,對於19世紀的卡加朝來說,將勢力再次深入阿富汗並沒有不合理之處。只是對英國來說,伊朗有任何進逼阿富汗的企圖心,就是印度安全的威脅。於是,1857年,英國從阿富汗地區阻擋伊朗擴張,同時派遣軍隊從波斯灣進入伊朗南部,逼使戰敗的伊朗只能簽署和約,同意不再將觸角深入阿富汗。

阿富汗地區曾在伊朗的領土範圍內,對於19世紀的卡加朝來說,將勢力再次深入阿富汗並沒有不合理之處。只是對英國來說,伊朗有任何進逼阿富汗的企圖心,就是印度安全的威脅。(維基共享)

卡加王朝在軍事方面完全沒有抗衡英國與俄國的可能性,但卻也沒有就此任人宰割。19世紀後半葉,伊朗政府致力於在外交方面取得平衡、減少英俄壓力。一是接受俄國貸款,以處理伊朗北部地區事務為主。二是同意英國在南方開發內河航運。讓兩強都能取得他們所要的利益。三是不讓英俄兩國在其境內修築鐵路,減少兩強在伊朗競爭的管道。

在英國的外交文件裡,多次批判伊朗的兩手策略,似乎都在玩弄英俄兩國。英國外交人員也考慮過是否該與俄國一同合作,找尋可行的方式來壓制伊朗。諷刺的是,在英國外交檔裡一再出現英國堅持要「維護伊朗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目的是為了要防範俄國的競爭勢力。一旦伊朗有足夠的能力維持主權與疆土,伊朗就成了一個阻擋俄國的緩衝國。只是很多時候,英國的「維護伊朗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不過就是宣傳口號罷了,一旦伊朗的決策損害了英國利益,伊朗的主權就不可能獨立、領土也不可能完整。

1914年大戰爆發之後,英國、法國、俄國對抗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伊朗國王在此時宣示中立,便是希望能藉著這個巨大時局的變遷擺脫英俄壓力,進而能夠「維護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只可惜戰爭是殘酷的,英俄這兩個交戰國並不在意伊朗的中立。大戰開始沒多久,鄂圖曼加入德國陣營,英國與俄國在鄂圖曼的戰場就波及了伊朗西北與西南的邊界。當地不少伊朗人民遭到殺害,物產銳減,損失逐漸擴散,終於造成1917年伊朗大飢荒。英俄對鄂圖曼交戰有其急迫性,自然無視伊朗的中立。在當時的伊朗政府中,其實有不少願意跟德國交好的政治人物,他們的主張不見得違反伊朗中立立場,只希望擺脫英俄壓力。

大戰開始沒多久,鄂圖曼加入德國陣營,英國與俄國在鄂圖曼的戰場就波及了伊朗西北與西南的邊界。當地不少伊朗人民遭到殺害,物產銳減,損失逐漸擴散,終於造成1917年伊朗大飢荒。(維基共享)

伊朗政府在1916年分裂,親德份子離開首都德黑蘭,來到西部靠近鄂圖曼邊界的克爾曼沙(Kermanshah)建立了臨時政府。不過,中央與臨時政府卻都有著一樣的目標-擺脫強權束縛。中央政府要求英俄能夠取消以往的條約壓力,而臨時政府希望能夠與德國簽署平等條約。只可惜,英俄並沒有同意伊朗中央政府的要求,臨時政府也在1916年英俄的軍事夾擊之下解散。

1917年之後的伊朗,除了大飢荒之外,還承受著外交受挫的壓力。藉由中立來追尋獨立自主,對當時的伊朗來說還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