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兩岸與國際》加緊南向腳步,刻不容緩

習近平及其同僚成長於文革世代,追毛風,從政風格迥異於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以致於過去幾年來中國陷入內憂外患、水深火熱的處境。以習近平及其班底持久打貪的特質來看,也許我們必須有應對其對台政策可能採持久性的心理準備。加緊南向腳步,分散對中國的經貿依賴,乃刻不容緩。

顏建發/健行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美國《華盛頓郵報》於七月中旬專訪蔡英文總統問道:「有些學者說,習近平設定了要您同意92共識之期限,這個正確嗎?」蔡答曰:「要求台灣政府違反民意去承受一些對方的條件,其實可能性是不大的」。對此,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很制式地回應:「只有堅持『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這一政治基礎,才有可能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依此看,兩岸要融冰,恐非短期可見。

習近平及其同僚成長於文革世代,追毛風,從政風格迥異於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以致於過去幾年來中國陷入內憂外患、水深火熱的處境。治大國如烹小鮮,也就是「不折騰」。習近平固然也在某些場合講過「不折騰」,但察考其政務風格,卻剛好相反。以習近平及其班底持久打貪的特質來看,也許我們必須有應對其對台政策可能採持久性的心理準備。加緊南向腳步,分散對中國的經貿依賴,乃刻不容緩。

習近平及其同僚成長於文革世代,追毛風,從政風格迥異於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以致於過去幾年來中國陷入內憂外患、水深火熱的處境。(AP)習近平及其同僚成長於文革世代,追毛風,從政風格迥異於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以致於過去幾年來中國陷入內憂外患、水深火熱的處境。(AP)

然,7月4日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報告悲觀地指出:

「新南向政策其實相當程度取決於兩岸之間的關係,跟中國之間的政治緊張會對新南向政策構成限制,特別是東南亞和南亞國家想要跟台灣發展關係,都必須考慮中國因素,如果二選一,那中國自然會是這些國家的優先選擇。」

不過,這種論點過於簡化與誇大,因為現實中「二選一」的抉擇不可能存在。東協與印度終非中國的經濟殖民地,在大千世界裡,大鵬鳥與小麻雀各有天地,中國想要一手遮天,仍力有未逮;多元平衡的戰略撐起了「多贏」而非「零和」的發展空間:

一、菲律賓:近年來美日對菲律賓的安全與經貿投入不斷增加,菲律賓新總統杜特蒂固有親中傾向,但安全與經濟想要脫離美國而走向親中仍有結構上的困難。而台灣是菲律賓第6大貿易夥伴。

二、越南:越中之間難解的矛盾,提供了美日在安全與經濟上的機會。越南已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成員,越美關係以及越日關係勢必加深。而今年7月4日至8日,經濟部為配合推動新南向政策,將越南及泰國列為首選對象,可見一斑。

三、寮國:美、日、越與中國在東南亞競逐外交,寮國也開始運用其地緣戰略位置,玩起平衡大國的策略遊戲。寮國地廣人稀色,不適合勞力太過密集產業,但礦產、黃金和水資源豐富。台商看好其潛力。

四、柬埔寨:全方位外交符合柬埔寨的利益。眼下柬埔寨與中國、泰國、越南、美日都保持好關係,正積極運用政策,吸引全球外資企業爭相搶進,今年GDP更上看7.5%,成長速度十國之最。「金邊經濟特區」目前正積極招引外資進駐。

五、泰國: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友。2014年5月泰國前總理盈拉遭軍事政變後,歐巴馬政府曾一度停止對於泰國的軍事援助,卻成為中國影響力大肆入泰的空隙。鑒於此,隨後美國與日本趕緊改弦易轍,轉採積極政策。而泰國向來為台商密集的聚集處,經濟部將之視為南向發展的首訪,可見一斑。

泰國向來為台商密集的聚集處,經濟部將之視為南向發展的首訪,可見一斑。圖為曼谷街頭一景。(Bloomberg)泰國向來為台商密集的聚集處,經濟部將之視為南向發展的首訪,可見一斑。圖為曼谷街頭一景。(Bloomberg)

六、馬來西亞:近年來中國人的炫富行為已成為馬國人心照不宣的鬱結,反中情緒日升。去年中國駐馬大使黃惠康到吉隆玻茨廠街看望華僑、華人商家時的講話,遭干預內政與介入華巫敏感關係的指責。而填海造島後,中國與南海聲索國間的裂痕便深深地烙印在南海水域。台灣與馬國沒有這種嫌隙。相反地,台馬的經貿關係相當緊密。2014年,馬來西亞是台灣第7大貿易夥伴、以及第4外資國。

七、印尼:印尼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度仍不算深。2015年之前,中國對印尼實際投資才及承諾的14%,遠低於日韓的70%。台灣與印尼的貿易總額為112.21億美元,為台灣與東協會員國中排名第5的貿易夥伴。台灣對印尼投資排名外資中的第10名。最近台灣企業將對印尼的造船、鋼鐵和石化產業投資約30億美元,看好印尼市場。

八、新加坡:新加坡向來主「現實主義外交」,不在諸強間選邊,儘量小心翼翼地求取平衡。2013年台灣與新加坡簽署了相當於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經濟夥伴協定」。今年1月新加坡交易所與台灣證券交易所今簽署策略夥伴合約,台灣投資者預計在今年第2季就可直接買賣新加坡股票。台新關係亦趨緊密。

新加坡向來主「現實主義外交」,不在諸強間選邊。2013年台灣與新加坡簽署了相當於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經濟夥伴協定」。今年1月新加坡交易所與台灣證券交易所今簽署策略夥伴合約,台灣投資者預計在今年第2季就可直接買賣新加坡股票。(Wolfgang Sladkowski wikimedia.org)新加坡向來主「現實主義外交」,不在諸強間選邊。2013年台灣與新加坡簽署了相當於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經濟夥伴協定」。今年1月新加坡交易所與台灣證券交易所今簽署策略夥伴合約,台灣投資者預計在今年第2季就可直接買賣新加坡股票。(Wolfgang Sladkowski wikimedia.org)

九、緬甸:變天後的緬甸,其路線自然愈親美日而遠中國。然深受英國外交教育洗禮的翁山蘇姬正在進行小國的平衡戰略。準此,台緬之間確實有很大的發展空間。2015年6月24日緬甸在台北設立「緬甸聯邦共和國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今(2016)年3月28日,「駐緬甸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正式掛牌服務。台緬關係雖仍屬稚嫩,未來卻空間無限。

十、印度:印度與中國有歷史過節,也有瑜亮情結。2009年美國以中國為假想敵的重返亞太政策戲劇性地讓美國變成印度潛在的夥伴。近年來印度趁日中關係走壞,不斷向日本示好,日本和印度簽署雙邊經濟合作協議。2015經濟部選定印度古吉拉省,打造台灣工業城,作為台灣投資新基地,啟動投資帶動出口。另外,目前台灣投資人投資印度的境外基金規模達新台幣500億元,僅次於美國及日本。

眼前東協或印度正積極吸引外資,對它們有利的睦鄰政策是,在大國間玩平衡。在國際經濟的現實下,只要台灣低調作為能持續,在中國的視野底下,台灣與東協及印度間仍有很大的優游空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