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達美(Gustavo Dudamel)於1981年1月26日出生於南美洲委內瑞拉一個名叫巴基西梅托(Barquisimeto)的小城,是南美洲第一位打進國際樂壇的超級指揮家。他的音樂生涯從10歲學小提琴開始,目前不但是瑞典哥登堡交響樂團(Gothenburg Symphony Orchestra)的榮譽指揮,2009年更榮任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音樂總監,目前以他在加州音樂界超級巨星的地位,猶如半世紀前伯恩斯坦在紐約樂壇的地位,而且他跟伯恩斯坦一樣是馬勒迷。
杜達美目前在加州音樂界超級巨星的地位,猶如半世紀前伯恩斯坦在紐約樂壇的地位(圖:網路)
他的父母都是音樂家,父親是伸縮喇叭手,母親是聲樂老師,他很早就開始學音樂,並在4歲時就參加他的師父艾柏魯所創辦、名叫「El Sistema」的音樂教育系統學習計畫。透過這個計畫,委內瑞拉產生了無數年輕的音樂新秀,而杜達美是其中最傑出的一個。但是他正式拜師學小提琴是在10歲那一年,不久又同時學作曲,先進入Jacinto Lara音樂學院就讀,在那裡先碰到恩師吉美尼茲(José Luis Jiménez),不久又進入拉丁美洲小提琴音樂學院深造,又碰到另一位恩師卡斯帝羅(José Francisco del Castillo)。
1995年,他14歲,正式拜師學指揮。他的第一位指揮老師是沙格里姆貝尼(Rodolfo Saglimbeni),第二位指揮老師是啓蒙他的艾柏魯,第三位則是墨西哥指揮名師愛德華多.馬塔(Eduardo Mata, 1942-1995。他出生於墨西哥市,曾任美國達拉斯交響樂團的指揮長達16年,不幸在52歲時因飛機失事而喪生)。杜達美18歲那一年,找到了生平第一個指揮工作,榮任委內瑞拉「西蒙.玻利瓦爾青年交響樂團」的指揮,不久就帶他們出國巡迴。他把這個青年管弦樂團訓練成世界一流的樂團,第一次灌唱片就以「馬勒第五交響曲」做開場,確實不簡單,2008年他甚至帶此團遠征位於莫札特故鄉的薩爾茲堡音樂節,演出「馬勒第一交響曲」,並與世界級的大師合演貝多芬的三重奏協奏曲,和俄國莫索科夫斯基的「展覽會之畫」,之後並灌錄成DVD發行,深獲好評,這同時也是第一次有青年管弦樂團進駐這個舉世聞名的音樂節。隔年,杜達美又率領此團由南美遠征倫敦著名的「Prom音樂節」,演出高難度的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深深地感動了數百萬電視機前的英倫聼衆。
雖然目前杜達美已經名滿天下,他仍然忠於這個祖國的青年交響樂團,他擔任此樂團第15週年時,他還率領樂團到薩爾茲堡演出馬勒第八「千人」交響曲做為慶祝活動,他駕輕就熟地贏得了歐洲聽衆的熱烈迴嚮。
贏得馬勒指揮大賽首獎
杜達美開始參加國際指揮比賽,並且頻頻獲獎,跟當年台灣的呂紹嘉一樣,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德國贏了馬勒第一屆國際指揮大賽的首獎,那年他23歲,聲名開始遠播,引起了當代指揮大師拉圖(Simon Rattle)和阿巴多(Claudio Abbado)的注意,他們兩位甚至受杜達美之邀,專程跑到委內瑞拉指揮杜達美任總監的青年交響樂團。該場指揮大賽的評審之一剛好是洛杉磯愛樂指揮薩洛寧(Esa-Pekka Salonen),他非常欣賞杜達美的指揮,於是在回到洛杉磯時,告訴洛杉磯愛樂主席波達女士(Deborah Borda)說:「他是一個天生的指揮家。」於是波達立刻動身到歐洲米蘭史卡拉歌劇院,去看杜達美的預演,她非常佩服杜達美指揮「馬勒第五」的功力,在2009年和杜達美簽下五年合約,因此28歲那一年,他就成為洛杉磯愛樂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常任指揮。
2005年——他得到馬勒大賽的第二年——他開始到倫敦愛樂、以色列愛樂和洛杉磯愛樂擔任客席指揮,並且跟德國最大的唱片公司(DGG)簽唱片合約;2006年11月他在米蘭以莫札特的歌劇《唐.喬凡尼》做史卡拉首演,深獲好評。2007年9月10日他首次在瑞士琉森音樂節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出,也是一炮而紅。2008年3月他遠征美國舊金山首次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也頗獲好評,並獲馬勒權威的湯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賞識。
德意志留聲機公司(DGG)為杜達美錄製的專輯。(圖:網路)
成為哥登堡交響樂團指揮
2005年,他在英國的BBC逍遙音樂節中,指揮來自瑞典的哥登堡交響樂團,他們第一次合作就情投意合,2006年他就取代尼姆.賈維(Neeme Järvi)出任此樂團的首席指揮,(台灣NSO指揮呂紹嘉,也曾客席指揮過這個樂團,那時他跟杜達美有一面之緣),這是他邁向國際樂壇的第一步,他跟此樂團簽了五年合約,但他並沒有放棄他在祖國的根,還是繼續擔任西蒙.玻利瓦爾國家青年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
2005年9月13日他在好萊塢圓形劇場首次指揮洛杉磯愛樂,排出的節目是「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和現代作曲家雷維爾塔斯(Silvestre Revueltas)的作品〈La noche de los mayas〉。杜達美與洛杉磯愛樂似乎也是一拍即合,與當年的蕭提和芝加哥交響樂團一樣。因此2007年1月他又受邀回到著名的迪士尼音樂廳,指揮洛杉磯愛樂演出呂紹嘉的成名作:柯大宜的〈加蘭達舞曲〉,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由大師布朗夫曼Yefim Bronfman獨奏)以及「巴爾托克的交響協奏曲」。這場演奏非常精采,因此德意志留聲機公司(DGG)特別來現場錄製成唱片並廣發全球。
2007年當他正在客席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時,洛杉磯愛樂宣布杜達美將在2009-2010樂季,繼芬蘭指揮、林昭亮好友薩洛寧之後,從2009年9月開始,和杜達美簽下五年合約,成為他們的音樂總監。目前杜達美的合約已經再延長五年至2018年,那年剛好是洛杉磯愛樂的百年慶。
以馬勒《巨人》揭開洛杉磯愛樂的時代
2009年10月8日,他以馬勒的第一交響曲《巨人》做為擔任洛杉磯愛樂首演之夜的曲目,除了全程轉播,也出版DVD專輯,立刻轟動全美,成為古典音樂界的超級巨星。上任時28歲的杜達美,之所以選擇馬勒的《巨人》做開場,是因為馬勒也是在28歲時創作此曲。況且杜達美也是以指揮此曲獲得馬勒國際指揮大賽的首獎,因此特別具有意義。那天,幾乎所有喜愛古典音樂的好萊塢巨星都到了,包括湯姆.漢克和西德尼.波蒂埃。他那不看譜指揮的功力,也受到所有聽眾的肯定,現在他的演出場場爆滿,除了深獲洛杉磯愛樂聽眾的熱愛,因為他來自南美洲的身分,也吸引了不少平常不大會聽古典音樂的西班牙裔聽眾。
2007年4月16日,為慶祝教宗八十歲生日,杜達美與小提琴家希拉蕊.哈恩(Hilary Hahn)合作,由他指揮司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教宗本人和不少其他宗教領袖都出席了這場音樂會。
2008年2月,他出現在CBS歷史悠久的《60分鐘》節目,專題名叫「偉大的古斯塔弗」(Gustavo the Great),也是非常叫座。2009年7月23日,杜達美贏得了第八屆葛倫.顧爾德桂冠獎(Glenn Gould Prize),而他的恩師艾柏魯則獲得葛倫.顧爾德天才發現獎。今年杜達美獲得極高榮譽的「Music America」年度音樂家獎,而他的恩師也同時獲得年度音樂教育家獎。由於他的高知名度,他的恩師在1975年創立的「El Sistema」已經推廣到全球三十五個國家,而杜達美也己經在洛杉磯貧民區成立四個「洛杉磯青少年交響樂團」(Y.O.L.A.),並且讓他們每年都有機會在Hollywood Bowl演出,今年甚至有機會與洛杉磯愛樂同台。
杜達美擔任洛杉磯愛樂指揮四年來的成就
自從他在2009年擔任洛杉磯愛樂指揮之後,他不但增加了聼衆的廣度,也增加了節目的深度,以前洛杉磯被視為「文化沙漠」,在美國樂壇並沒有舉足輕重的分量,但杜達美己經在洛杉磯掀起了一股「音樂文藝復興」的浪潮,當美國東部的費城交響樂團和底特律交響樂團紛紛宣告破產之際,洛杉磯愛樂是全美交響樂團中,唯一年預算超過一億美金的樂團,不僅勝過波士頓交響樂團的九千三百萬美金。售票率也超過20%,在講西班牙語的社區,甚至掀起「杜達美瘋」,如同華人社區的「林來瘋」,而且他也像林書豪一樣,曾被《時代雜誌》選入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的人。
他每季所安排的節目都很有創意和深度,跟他所崇拜的馬勒一樣,在尊重傳統的原則下,創造新的傳統。2012年初他為了紀念馬勒逝世百年,以三週的時間演出十首馬勒交響曲,先在洛杉磯演出,再去他的祖國委內瑞拉演出,讓兩地的馬勒迷大呼過癮,尤其是2012年5月杜達美在委內瑞拉的第一流音樂廳指揮1,400人(1,200位委內瑞拉合唱團成員和洛杉磯愛樂、西蒙.玻利瓦爾青年交響樂團合計200人),演出有史以來規模最盛大的馬勒第八「千人」,並在全美1,000家劇院同步轉播,是一次歷史性的動人演出,令人永難忘懷。2013年適逢義大利作曲家維爾兩百歲冥誔,他也特別演出他的歌劇《Aida》和《鎮魂曲》,頗獲好評。在創新方面,單就2013年就有十一首世界首演,並請美國作曲家創作十三首新曲,和建築大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合作,演出莫札特的三大歌劇,並且生平第一次嘗試寫《西蒙.玻利瓦爾》的電影配樂,由他的青年交響樂團灌成唱片。
杜達美也曾為電影編寫配樂,並發行原聲帶專輯。(圖:網路)
2013年也是「迪士尼音樂廳」的十週年慶,杜達美特別邀請華裔巨星馬友友做盛大的開幕首演,9月30日由馬友友以「巴赫無伴奏」、杜達美以「馬勒第九」等曲目與聽衆分享。這個音樂季他的重頭戲是率領洛杉磯愛樂遠征北美七大城市,並帶領青年交響樂團到洛杉磯參加「柴可夫斯基音樂節」。除了客席指揮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倫敦愛樂、紐約愛樂等世界著名響樂團外,9月他也將率領斯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巡迴日本兩週。
自從2005年杜達美成被DGG唱片公司網羅之後,每年都有新唱片出版,而且評價頗高,己經獲得了數次葛萊美獎。他己經灌錄過馬勒第一、第五、第八和第九交響曲,不愧是伯恩斯坦的接班人。他以二十一世紀的觀點詮釋馬勒的音樂,因此充滿了新鮮感,2013年也與柏林愛樂灌錄全套理查.史特勞斯的交響詩。因為重視小孩子的音樂教育,他在2011年製作的節目《讓小孩子玩音樂》(Let the Children Play)也將在全美五百家戲院放映。因為對兒童音樂教育的付出,他和艾柏魯共同獲得哈佛大學的「Q」獎,哥登堡大學2012年也頒發榮譽博士的學位給他。總之,自從擔任洛杉磯愛樂的指揮之後,他不但把樂團的水準提昇到不輸美國東岸傳統五大交響樂團的水準,同時透過其熱情的演出,吸引了洛杉磯各年齡階層的聽衆,使迪士尼音樂廳成為「洛杉磯文兿復興」的聖殿,加上天時、地利與人和,使洛杉磯地區貧窮社區的學童,透過他師父創立的「El Sistema」,帶來了改變生命的新希望,杜達美確實在南加州創造了新的「文化奇蹟」。
永遠的樂觀主義者
杜達美是二十一世紀新型的音樂家,是永遠的樂觀主義者,從未體驗過悲傷的滋味,因此對馬勒音樂的詮釋,也是充滿了陽光的歡樂氣息,令人振奮。他與洛杉磯愛樂的結合,已經為洛杉磯帶來文化奇蹟,正如馬勒在一百年前為維也納創造了文化奇蹟,希望有一天,他也能率領洛杉磯愛樂來台演出,或是來台灣做我們NSO的客席指揮,把歡樂帶給台灣聽眾。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林哲衡部落格 來自南美洲的超級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