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五年千億高教投資宜慎重與慎思

◎蔡信雄

報載教育部長吳思華日前在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中宣布,將「啟動新世代高教藍圖,全台大學規畫分為五大類,整合相關經費,從明年起推動『五年千億高教投資』,目標打造至少五所達到國際辦學標準的卓越大學、完成五十所大學合併或轉型,未獲補助學校則要求減招因應。」看此新聞先前「五年五百億」的教育「陰影」又浮現心頭,「看守」政府如此「唱作」,所為何來?

《現代帝王學》一書說:「上頭三年方知底下的事,底下三天就摸清上頭的心。」支配權力可以名聞利達,但也容易造成道德腐敗的分贓,台灣經過幾十年民主薰陶下來,民智已大開,也曉得官員在幹什麼。今天國家財政日益困窘,任何一筆民脂民膏都要用在刀口上。舊政府即將「封關」前,又搞出這種千億計畫,要新政府、全民埋單,似乎有點匪夷所思,就像有個縣市其縣長任期才四年,卻與廠商簽一個二十年的路跑約?硬要以後縣市長埋單兼「吞下去」,是不是一樣扯呢?

百姓現在很怕這種「幾年幾百億、幾千億」計畫,誰能檢討出歷年來這種百億、千億花下去以後的效應如何?錢花了,學生與百姓有感嗎?卓越了嗎?頂尖了嗎?口號很響亮,結果很黯淡,繳稅者萬般無奈啊!有一位從財界轉任政界的人士,被詢問「政界和財界有何不同?」他回答:「在財界只要說一次謊,就完蛋了;但在政界每天不說謊,就保不住位子。」

經查,教育部為了提升大學研究水準、建設世界級的頂尖學府,而給予「重點大學」經費補助的計畫,就叫「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以五年為一期,一期五百億,所以就被稱作「五年五百億」計畫。從2006年至2010年分兩階段,每階段共有15所及17所大學獲得補助。據悉,有錢好辦事,學校先從硬體設施改善起,大興土木蓋大樓、鋪馬路、修水溝,進而美化校園(補助學生去登山更是一絕),至於學校師生「腦袋」的提升就象徵性的「附帶」一下(硬體建設立竿見影看得到,腦袋競爭力的提升緩不濟急效果難檢驗);君不信,可到這些「重點大學」去參觀一下,富麗堂皇建築一棟棟豎立,綠地一塊塊消失,校區公園化,這就是「邁向頂尖大學」之路?繳稅的你我以及一些窮鄉苦無建設經費挹注的鄉民們,情何以堪?

教育部為了提升大學研究水準,而給予「重點大學」經費補助的計畫,就叫「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我們絕對贊成大學研究要提升也必須提升,但只管撒錢而沒有一套嚴格的檢驗及督導機制,恐怕這計畫很難見其成效?有人曾笑說:「重點大學水溝裡流的都是錢?」不信再搞個幾次千億計畫,相信我們的大學除了更「美觀宏偉」外,「競爭力與研究水平」的提昇程度只怕還是有限?如果什麼都沒有,這偉大計畫豈不是一場謊話?

 (作者為退休公務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